湖北大学“峡江织梦”团队赴许家冲村进行社会实践
8月26日,湖北大学“峡江织梦”实践团队来到许家冲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许家冲村调研之旅。团队成员走访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基地、参观了村史馆,并对村干部进行了专访。村干部们坚定的党员信念和村民们热情淳朴民风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子们不仅对许家冲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图为团队成员在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对接 张欣悦供图
乡风乡貌昭示小康生活 团队一行首先来到了村委会,村干部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许家冲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污水处理厂、便民洗衣池、初心长廊、初心馆、老人文化活动中心等地。其中,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陈列着各种健身器材、书籍、棋牌桌并有空调开放,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团队成员采访时,一位老人笑着说:“这个地方好啊,我天天在这里健身、打牌、看书!”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年人活动中心进行采访 张欣悦供图·
在观景台上,朱崇军指着地上的一幅画,为我们讲述了记者杨河解救了一只江豚、江豚跳出水面感恩的故事。“我每次讲这个故事,都能让游客多留半个小时,这样村里的餐饮就多一份消费啦!”朱崇军骄傲地介绍着自己地小巧思。
调研过程中,团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走访了村民家中、农家乐、手工艺品作坊等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和对文旅发展的看法与期待。
村民们很配合实践团队的工作,还热情地搬出椅子,邀请团队成员进屋坐坐。夏日炎炎,一位老人看团队成员满头是汗,还拿出自己的扇子颤巍巍的给团队成员扇着风。“我孙女跟你一样大,也在上大学。”老人慈祥地目送团队成员离开。
图为实践团队在对村民进行走访 张欣悦供图
倾心交谈学习党员精神 在专访中,团队成员了解了许家冲村的建设过程,深切感受到了许家冲村从移民之初到新村风貌的不易和创业者开天辟地的艰辛。谈到建村之初,朱崇军几度哽咽:“那个时候群情激愤,甚至有人闯进村支部打了原党支部书记李文洪一巴掌。老书记沉重地对我们说这不是打了他一巴掌,是打了我们党员一巴掌啊,是我们没有把思想工作做好才导致群众愤怒啊……”团队成员也潸然泪下,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为党员们迎难而上的精神所震撼。
许家冲村现任党支部书记谢蓉也讲述了自己发展民宿产业和牵花绣产业的过程,“最初我组织妇女们学习牵花绣,为了鼓励她们学习积极性,不管她们绣成什么样,我都个人花钱把她们的绣品买下来,一年下来亏了几百万,也不被家人理解。”她神色有些悲伤。“不过好在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村里的牵花绣产业发展的很好,不是吗?”她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与时俱进突破旅游困境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发现,疫情过后,许家冲村的旅游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趋缓。“每逢小长假是游客最多的时候,但这几年的游客数量远不如从前了。”一位民宿老板在采访中回答道。对此,许家冲村的干部们也早已有应对之策。朱崇军的特色民宿直播计划已在筹备当中,他将愿意加入的民宿统一规划,进行特色装修并执行统一标准,以此来解决民宿的服务问题,增加宣传力度。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谢蓉有意将峡江特色牵花绣传出国门,走向国际,“我打算从阳逻港口出口牵花绣品。”她介绍道。除此之外,谢蓉还拍摄了自己的工作vlog《一位中国女村长的日常》。“我们村现在就有一些外国游客,他们告诉我我们的村庄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才知道外国对中国乡村的有这么多的误解。”她说:“我要让我们这么好的乡村文化走向国际平台,让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的乡村。”
创业难,守业更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证不发生返贫,让村庄持续发展兴盛,是当今村干部的重要任务。在许家冲村,“峡江织梦”团队成员们不仅看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更看到了党员干部探寻文旅新路径,在守业中创新、共谋发展的决心。
8月31日,实践团队离开了许家冲村。再次看着这个充满奇迹和惊喜的村庄,团队成员们相信许家冲村一定能够在守正创新中“织”就更加美好的明天,这片峡江之畔的土地一定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峡江织梦”团队成员合照 张欣悦 摄
作者:张欣悦
所在学校:湖北大学
联系方式:1931383733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