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三下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雏鹰振翅,丹心铸魂——鹰魂筑梦志愿服务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在习近平总书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的号召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鹰魂筑梦团,如同一股青春的热浪,于2024年盛夏的8月,涌向了历史文化悠久的泰州,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飞跃。
  国防之光,照亮童心
  实践团成员走进泰州雏鹰青少年国防教育培训中心,通过深入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并肩作战,从95式自动步枪的分解与结合到射击技能的初步体验,再到军体拳的铿锵有力,每一次尝试都凝聚着对国防事业的敬畏与向往。夜晚,星空下,红歌嘹亮,红色电影中的英雄事迹激发了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将有机会穿上小军装,化身“小小战士”,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通过模拟对抗赛等项目,他们将在汗水中学会坚持与勇敢,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同时,团队成员还特别设置了红色故事讲解等环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述革命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将激发小朋友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团队成员期望能够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团队成员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引导更多家庭和社会各界关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力量。
  历史足迹,心灵触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探索中国海军的光辉历程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鹰魂筑梦团踏上了前往中国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与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寻根之旅。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参观学习,认真聆听讲解,深入探访历史遗迹,不仅深刻领略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阔历程,也深刻感受了新四军在黄桥战役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与战略智慧。
  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从近代的屈辱与抗争,到白马建军的壮志豪情,再到海军威震海疆的辉煌历程,一幕幕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团队成员无不为之动容,深感国家强大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随后,实践团又来到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在这里,他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见证了新四军将士们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指挥,赢得了这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胜利。黄桥战役的辉煌战果,不仅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鹰魂筑梦团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历史知识,更将这份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此次对中国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与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深刻探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践团成员们对爱国主义情感有了更为直观、更为震撼的体悟与升华。在这两处历史的见证地,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与伟大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他们誓言要将个人的青春与智慧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特别是要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这一平台打造成为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学院将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芒照亮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发展的道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确保这一伟大战略得以全面且有效地实施。
  青春誓言,共筑梦想
  在活动中,每一个瞬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不仅小朋友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连我们团队的成员也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激情之中。采访的初中生发言,如同清澈溪流中的一块璞玉,纯真而又坚定,她用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声音,表达了对军人职业的无限向往和崇高敬意。那不仅仅是对身着戎装、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的敬仰,更是对那份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这份向往,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房。
  而教官的发言,则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我们对红色文化可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他以专业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价值,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更让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对于塑造民族性格、凝聚国家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她强调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呼吁我们在尊重历史、铭记先辈的同时,也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这两份心声,如同两股强大的青春力量,在活动的现场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它们激励着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我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结语:信仰之光,照亮未来
  此次泰州之行,鹰魂筑梦团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肩上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雏鹰振翅,非为独飞;丹心铸魂,志在报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在这次泰州之行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颗爱国主义的种子。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许下最庄严的誓言: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无论挑战多么艰巨,我们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悟道前行,启明方向
  张书玉:这次三下乡实践之旅,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与思想的深刻洗礼,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感悟。走进那些承载着革命历史记忆的地方,我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先辈们英勇奋斗的身影。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次实践还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各项任务和工作,与团队成员们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次三下乡实践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周彦旎: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来到泰州市雏鹰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于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实践中更加坚定报国志向;我们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于见证中国海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切实感知国家一路走来的不易;我们寻访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于文物展品、历史场景中深刻体悟战火纷飞下的家国情怀……信仰之光永不褪色,精神力量历久弥新。我们将坚定维护国防安全、牢记爱国主义使命,继续书写奋进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丁燕姝:置身于社会实践的洪流中,我们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体验着社会的温度。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灵魂的远航。这一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来到了泰州,一起寻访泰州的红色文化遗迹。在雏鹰国防教育基地,我们与孩子们同吃同住,陪伴孩子们的日常操练,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了解与重视。接着我们还参观了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和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在历史文物和珍贵影像交错间,我们深深体会到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胡语凡:红色基地,传承火种;英勇斗争,照耀千秋。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我们来到江苏泰州开启红色精神的追寻之旅。怀着对国防事业的敬畏与向往,我们走进泰州市雏鹰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并肩作战,通过体验军事训练和观看爱国电影,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了见证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场景,我们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和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那些简朴而庄严的陈列,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力量。此次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时代的使命。我们应当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崇高品质,将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脉,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姜利群: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新四军黄桥决战纪念馆。馆内展览区域分为多个部分,每一个展区都配有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文字介绍。这些真实的历史遗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例如,展馆中陈列着一些当年战斗使用过的武器和个人物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无数先烈为保护家国付出生命的象征。每当我隔过展览柜抚摸文物时,不禁想起那些为了理想信念献出宝贵生命的无名英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和感动。
  祝子欣:在国防教育基地的这段时光,我深刻领悟到新时代国防教育对青年群体的深远影响。这里,知识的传递与实践的锤炼并行不悖,共同塑造着青少年们对国防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在与学员们的朝夕相处中,我见证了新时代青少年对国防教育的积极担当,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自我,在每一次训练中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这种与他们稚嫩的脸庞形成鲜明对照的担当、独立的精神面貌让我更加坚信,新时代国防教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着青少年们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张书玉、祝子欣、周彦旎、胡语凡、丁燕姝、姜利群    来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心援梦”基层服务实践团|童语诵同音,用情暖社区
  • 青春“三下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雏鹰振翅,丹心铸魂——鹰魂筑梦志愿
  • “青心援梦”基层服务实践团|青春筑梦田野间,绘就基层服务新画卷
  • “青心援梦”基层服务实践团|关爱留守儿童,情系空巢老人
  • “青心援梦”基层服务实践团|赓续先烈精神,传承奉献根脉
  • 巢湖学院体悟文旅实践团赴白云安民宿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纪实
  • 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国海军博物馆与老舍故居参观记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