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院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载体,其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及老年人满意度成为衡量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目前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问题和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结果 经过实地考察,四所养老院均拥有较为全面的基础设施,如消防设备、防滑地面、安全扶手等,房间内配备呼叫铃;有着正规的管理系统,包括请假制度以及访客登记管理等;环境优美,卫生状况良好,护工照料细致,每晚定时查房,每日清洁卫生,每周定期消毒;老人娱乐项目丰富,如散步、下棋、看电视,也时常有周边中小学、高校学生来表演、聊聊天,节假日活动很多,氛围很好。
此外,调研团发现国家对养老服务非常重视,为养老院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及政策帮助。旬阳桐木镇敬老院作为旬阳市重点养老项目,费用全部由国家补贴,此外老人每月均有100-200元补贴可用于自由购买所需物品。对于特困户收录的老人,养老院会保证其丧葬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出台了许多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根据调查,调研团所在的四所养老院均与邻近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有着规范的健康档案登记管理,会定期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和体检活动,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养老院长期居住的老人,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残疾福利性质、患有疾病家里没有多余劳力照顾、健康但子女没有时间照料。残疾老人很满足有一个养老的地方,但对于后两种情况的老人,他们对于养老服务都比较满意,但亲情心理情感有所欠缺,因儿女工作忙碌难以获得他们的陪伴,比较思念儿女。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调研团了解到,从八九年前硬件设施未普及,到如今冬暖夏凉、衣食住行都有人悉心照料,养老院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老人们很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的政策。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养老院内,如今依旧存在生活设施如空调普及不够全面、娱乐设施较少等问题。
老人喜欢人气,喜欢热闹,非常感谢志愿者的表演和陪伴。杨凌福利院前些年志愿活动有很多,每天能到7-8家志愿组织,后因疫情导致活动减少,未能衔接上。调研团认为应该多来志愿者,承诺成立一个包含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志愿小队定期来看望老人,老人非常期待。
三、问题总结 (一)因为运营资金不足,部分养老院基础设施尚有缺陷
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仍旧不能满足需求,部分养老院空调普及不够,娱乐设施也很少,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二)老人的亲情心理需求难以满足
由于社会发展需要,青壮年工作忙碌,为了给予老人更好的生活,儿女将老人送进养老院。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老人对于情感方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但又难以满足。
(三)服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很多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制约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四)行业中年轻一代力量较薄弱,人才短缺
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人数量较少,且由于养老服务行业的培训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人才供给不足。
(五)志愿活动数量未能达到老人的心理预期
老人喜欢人气,喜欢热闹,由于疫情影响,志愿活动数量减少,老人的生活冷清了许多。
四、改进建议 (一)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资金投入,或者设立基金会来筹集资金,帮助养老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家庭沟通
养老院鼓励子女定期探访,或者利用技术手段如电话、视频通话等帮助老人子女面对面交流,减少孤独感。同时政府和社区也可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职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通过提高薪资、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完善养老服务教育体系
更多高校应开设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完善养老服务教育体系,培养一批懂医护、懂心理学、有文化、有素质、有爱心的新时代养老服务人员,为养老服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五)增加志愿活动
在志愿服务之前,养老院应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充分了解,便于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养老院可加强与周边社区或学校的联系,广泛宣传并招募合格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保持长期的志愿者参与,合理安排志愿活动时间。同时注意增加志愿活动的种类,包括文化娱乐、陪伴聊天、健康讲座等等,丰富老人的生活。
冯超男/文 杨菊宝/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2024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