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2024三下乡|富土兴农,非遗焕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金柿映乡,非遗兴村”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4-09-04     阅读:
为促进非遗传承带动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柿映乡,非遗兴村”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于2024年7月下旬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现状。
一、蜂巢布衣,筑梦兴乡
图为养蜂人李文荣为实践团讲解养蜂工具
7月10日,实践团抵达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在街道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第四代养蜂人——李文荣开设的蜂蜜展览馆。通过与养蜂人交流,实践团了解到蜂蜜的采集、加工过程以及蜂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等相关知识。过发展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产业,既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在与养蜂人探讨后,实践团就如何扩展青年市场提出了建议。
图为实践团在木兰摇非遗小院体验织布
7月11日至12日,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木兰摇手工粗布家纺公司。在木兰摇非遗小院中,实践团成员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了非遗老工艺。成员们了解到木兰摇的传承与发扬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木兰摇作为新庄村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购买。实践团成员意识到这种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新庄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吹影楼生,石刻振乡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参观宫里石刻
7月20日,实践团来到了富平宫里镇沿路的一系列石刻大厂,学习调访宫里石刻的美术形式与发展现状。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感悟到宫里石刻工艺图案精湛、逼真、传神,气势恢宏,世代称奇。宫里镇星罗棋布的石刻大厂使实践团成员思考把宫里石刻发展壮大、提高其作为非遗的知名度,将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走访入户,结心返乡
7月22至23日,实践团来到了原富平的中心——老城。当地居民向实践团成员诉说了老城青壮年基本选择外出务工、老城主要居民为孤寡老人的现状,成员们向老城居民宣传了宫里石刻并帮助老人们解决了他们提出的智能手机的使用问题。
四、金柿映村,共建富乡
图为柿饼厂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柿子衍生产品
7月24日,实践团来到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求富平柿饼畅销全国的秘诀。了解了柿饼厂先进柿子加工设备、二维码送礼方式和多种柿子副产品的推出后,实践团成员发现富平柿饼成功的原因有采用高品质原材料、引用现代科技创立当地品牌并提高知名度等。实践团成员总结了这些经验,并思考将其应用于其他各种农产品的推广。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对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实践团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传承和发展非遗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会将本次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石河子大学学生会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三下乡|富土兴农,非遗焕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 2024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安康市4901次“公益慢火车”新载体视角下产学研融
  • 2024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安康市4901次“公益慢火车”新载体视角下产学研融
  • 跨越五十载 相聚于枝江
  • 跨越五十载 相聚于枝江
  • 7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绿博甄选志愿服务队于枝江市向巷村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在结束儿童营的课程后,实践团
  • 09-04
  • 华中农大志愿服务队赴枝江向巷村开展短期支教活动
  • 聂耳故居的暑期三下乡|谱写聂耳之音,童心向祖国
  • “哲”润童“心”,乐予乐行:追寻幸福源泉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