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传承小队成员陈丁远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感受红色精神的过程。沙家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地方。80多年前,这里曾是新四军抗日斗争的重要场所,当地村民与新四军共同与日伪军斗争,保护了受伤的新四军战士。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记录和展示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刻反映了沙家浜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39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策略,叶飞团长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至沙家浜地区。同年10月,因军事挑衅,“江抗”部队西移,留下36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后方医院。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照料这些伤病员。康复的伤病员后来成为骨干,组成了“新江抗”部队,该部队在1941年3月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参与了多次重大战役。沙家浜的群众与新四军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共同抗敌,体现了军民团结的深厚情感,被称为“沙家浜精神”。沙家浜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现代京剧《沙家浜》,进一步宣扬了这段历史和精神。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后经过多次扩建和改版,成为展示沙家浜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叶飞将军是沙家浜革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他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纪念馆建立后重游故地,题写了“沙家浜的意义”。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如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以及从民间征集到的修枪工具和老百姓捐赠的生活用品。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超220万人次,对传承红色文化和教育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观从纪念馆的入口开始,红色精神传承小队成员陈丁远首先看到一块巨大的照壁,上面有叶飞将军的题词。进入馆内,可以看到四百多幅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历史图片和四十多件革命文物,这些展品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在馆内,通过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等现代艺术手法,红色精神传承小队成员陈丁远深入了解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等。此外,陈丁远还可以了参观春来茶馆,体验当年阿庆嫂智斗敌寇的场景,以及观看京剧《沙家浜》的选段,进一步感受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