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礼,古博千秋”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4-09-08 阅读:
社会实践先进事迹材料
社会是一所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实践中所做虽无大事,但从点滴做起,所获亦非浅。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自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于学校之外,同时响应省团委宜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校团委和院团委关于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青春献礼,古博千秋”社会实践队进行了集结,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特点,确定了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调研地点。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她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不怕苦难不怕吃苦的精神,积极迎接挑战,并最终完成了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的既定目标。
在当今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洛阳古墓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号召,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实践创新能力。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明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能力提升的宝贵机会。
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无数古墓葬的集中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洛阳古墓博物馆,作为展示古代墓葬文化的重要窗口,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历史、服务社会的宝贵平台。
在学院团委的精心组织下,洛阳古墓博物馆调研实践队迅速集结,结合专业特色与博物馆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小分队成员们满怀激情,克服炎炎夏日的酷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从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到物资准备,每一步都凝聚着队员们的智慧与汗水。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由于深知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分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特色明的主题为依托,以“知行结合,躬行实践,服务社会,奉献人生”为出发点,鼓励莘莘学子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环境,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所思、有所感、有所为。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以在博物馆中志愿服务、采访为重点和依托,服务博物馆大众教育事业。在洛阳古墓博物馆的考察调研中,小分队的成员们就博物馆展陈设计思路采访了杨主任、向游客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在馆中进行志愿服务等等。队员们切身了解考古工作者工作条件之艰苦,工作环境之简陋,工作任务之艰巨,面朝黄土背朝天,加深了对于我国考古工作开展现状的认识,坚定了队员们作为文物保护人对中国考古事业添砖加瓦的信心。通过与考古挖掘人们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考古并不是大众心中简单将文物挖出的过程,它的意义是揭示文物后面所隐藏的人类的行为与活动,进而提供研究古代人类及其生活的一手资料。因此,考古学科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考古学科每一步发展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考古人的心血与汗水。这坚定了队员要好好学习专业课,为中国考古事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的信心。
通过对游客参观体验的采访,队员们更加深入了解了洛阳古墓博物馆有效利用数字化设备应用和展陈设计思路的优势。全体队员向博物馆内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队员们提前准备了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纸质版是考虑到老年游客不习惯使用手机,电子版问卷则是更快更高效的统计大面积游客的看法。志愿者们采用了多点分散的方式发放问卷。队员们发放了200份左右的问卷,并对所填写的问卷进行了总结。骄阳似火,志愿者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但是队员们没有丝毫怨言,她们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调查,为撰写调查报告取得第一手材料。这些充分体现出小分队开展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各尽其能地特点。
在进行完调研活动后,小分队全体成员在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同意后进行了志愿服务。先进行了简单的志愿者服务培训,馆方人员详细地讲述了志愿活动的要点并被队员们一一详细记述。之后工作人员便将志愿者们领到相关岗位上,志愿者们便开始了丰富的志愿活动。活动内容为前台导引、馆内咨询等等。通过为期1天的志愿活动,小分队成员更加深刻了解了志愿活动意义、游客疑惑所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了博物馆所有协助调研活动开展的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还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将本次调研活动进行记录并进行大众宣传。微信公众号详细地将调研的具体历程展现,有助于浏览者全方位地了解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历程,提升大众文明素养。而得益于短视频模式的盛行,视频号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提升了大众对于墓葬文化的兴趣,使大众对其有了更深入更多层次的了解,助力博物馆的文化大众化传播。
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小分队成员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进行了为期数日的实地考察,参观了不同朝代的墓葬展区,聆听了博物馆专家的精彩讲解。通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专家交流,队员们对古代墓葬制度、随葬品文化及墓葬保护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为了解游客对博物馆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小分队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在博物馆内进行了广泛发放。通过收集和分析问卷数据,队员们不仅掌握了游客的参观需求与反馈意见,还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新媒体宣传与文化传播: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小分队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记录与宣传。通过发布精美的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与点赞,有效扩大了洛阳古墓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此次洛阳古墓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古代墓葬文化的魅力,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志愿服务、问卷调查及新媒体宣传等环节,队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同时,活动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队员在应对突发情况时缺乏经验、团队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将成为队员们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味这次实践活动心中也涌起许多思绪,很多的喜悦和满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期预备阶段,是大学理论知识检验的试金石,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了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用努力获得了回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洛阳古墓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圆满结束,但它留给队员们的思考与启示却是深远的。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队员们将继续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季彦伶 来源:原创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