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寻潍访古,问道十笏”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十笏园内部的于希宁艺术展览馆,这里陈列着于希宁老先生的大多数艺术作品,蕴含着老先生深刻的艺术精神和思想境界,值得队员们深刻的体味和思考。

于希宁先生一生痴迷于画作,其中最为痴迷的是画梅,因而被人们称为“梅痴”。于希宁先生笔下的白梅,铁骨冰魄,奇逸纵横,雪蕊吐芳,格调清奇,如同他刚挺高洁的品格;笔下的红梅,高古雄奇,冷艳出尘,气韵丰沛,灼灼如火,俨然他一颗痴情炽热的艺术之心。面对于希宁先生姿态各异的梅花图,扑面而来的是“岁寒三友”中梅的浩然正气,也是中国传统的君子气质和磅礴精神!作为我国重要的花鸟画代表人物,于希宁把传统的
君子文化赋予了梅花,
将人文情愫倾注于花鸟
草虫,他把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拓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于希宁先生将其一生都贡献于绘画事业,极大的提高了我国传统国画的艺术水平和境界,向世界宣扬了中国的艺术美和蕴含其中的精神美,在于希宁先生家里,挂着一条字幅:“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这是他为自己写下的自勉诗句,于老自称,“是一生的座右铭”。于希宁提出梅花的精神气质为骨气、生气、清气的“三气”说,在他创作题材中画梅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画梅,还为梅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我念梅花梅念我”,梅已成为他艺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于老讲,他从20世纪30年代就多次到江南访梅,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和梅花相隔了40年,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10余年时间里,他又七次到江南梅乡探梅访梅,自谓“相思未了有奇缘”。在早些年,于老就说过:“梅花是我们的
国花,它不同于一般的花草,梅的精神气质玉洁冰清,铁骨其本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把梅花画得颓废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梅花的气质尊严和我们的
民族精神一脉相通,我要画出这种精神!”他将梅魂与
人魂、
国魂交融,达到了“三魂共一心”的境界。这也是一个艺术家人品与画品融合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