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品豫韵风华,悟文化真章

发布时间:2025-01-19     阅读:92
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河北、山东,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士气息的剧种特色。曲阜师范大学“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实践队队员于1月18日来到了豫剧之乡河南, 踏入了一个满是精彩的艺术世界,收获了诸多感悟,深刻体会到豫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邂逅豫剧:传统魅力初绽光芒
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我来到了河南的一个小镇,恰逢当地举办豫剧表演。戏台搭建在小镇广场,周边早早围满了热情的观众。开场锣鼓响起,演员们粉墨登场,那一瞬间,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
豫剧的唱腔极具感染力,豫东调的奔放热烈,像激昂的黄河之水,汹涌澎湃;豫西调的低回婉转,似山间潺潺溪流,沁人心脾。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将人物情感通过唱腔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秦雪梅吊孝》中,演员饰演的秦雪梅,用如泣如诉的唱腔,将失去爱人的悲痛、哀怨抒发得入木三分,听得我眼眶泛红。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豫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能跨越时空,直击人心,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WechatIMG537
图为《秦雪梅吊孝》剧照。通讯员 席家彧 供图
台前幕后:领略艺术匠心独运
为了探究豫剧舞台背后的故事,我有幸加入了一个豫剧剧团,参与他们的日常排练和演出筹备。在排练厅,演员们日复一日地练习基本功,压腿、下腰、踢腿,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念白练习时,对每一个字的发音、语调都精雕细琢,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清晰、最生动的表达。
在服装道具间,我看到了制作精美的戏服,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传统工艺的韵味,那些华丽的刺绣、飘逸的水袖,不仅是装饰,更是展现角色身份与性格的重要元素。而道具虽看似简单,却都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和象征意义。这一切让我明白,豫剧舞台上的精彩呈现,离不开每一位幕后人员的默默付出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每一场演出都是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WechatIMG538
图为郑州博物馆收藏豫剧服装。通讯员 席家彧供图
传承之困:探寻发展转型之路
在社会实践中,我也深切感受到豫剧文化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豫剧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豫剧的兴趣不高。很多年轻人觉得豫剧节奏慢、剧情老套,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走访中,不少剧团表示,资金短缺、人才断层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难题。由于缺乏资金,剧团无法更新设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活动;而年轻一代不愿意投身豫剧行业,导致许多精湛的技艺面临失传风险。面对这些困境,一些剧团和文化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尝试将豫剧与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合,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人口味的作品;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这让我意识到,豫剧文化若想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传承与创新必须双管齐下。
传承使命:担当文化复兴责任
参与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豫剧文化传承有了强烈的使命感。豫剧作为河南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原地区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接过传承的接力棒。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豫剧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比如积极参与豫剧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向更多人介绍豫剧的魅力;也可以走进校园,组织豫剧兴趣小组,培养青少年对豫剧的兴趣;甚至亲身学习豫剧表演,成为豫剧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努力,豫剧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这次关于河南豫剧文化的社会实践,让我对豫剧这门古老艺术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储备,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使命,为豫剧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撰稿人:席家彧
实践队:“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实践队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乡村社区双管下,防诈智机两手抓
  • 乡村社区双管下,防诈智机两手抓
  •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因自身局限在融入数字时代时困难重重,且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指
  • 01-19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红色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交织
  • 致敬先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 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探忆峥嵘岁月”实践队
  • 01-19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