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之边有一座文明古镇,名为西沱古镇。其在历史上曾是长江三峡著名的盐运中转枢纽。在西沱古镇,有一条历经千年的巴盐古道,3000多年前,巴盐从西沱出发,被运送到四面八方。如今,西沱古镇每天都会上演盐运习俗表演,让游客们直观的了解古镇的文化底蕴。背盐工在古镇拾阶而上,为传承和体验背盐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墨香传古韵,文化绕新晖”实践队队员于2025年1月19日来到重庆市石柱县西沱古镇探索背盐之路,还原了当年背脚夫背盐的场景。
体验背盐文化 2025年1月19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西沱古镇,一场别开生面的背盐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参与,实践队队员通过亲身感受,深度领略了这一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此次体验活动,实践队队员们虽然没有穿传统服饰,但是却亲身体验了背起仿制的盐包,沿着古老的云梯街拾级而上。在行进过程中,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辙印上,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年“背二哥”们的艰辛。队员们一边攀爬,一边聆听当地向导详细讲述背盐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背二哥”们的生活百态。 除了实地体验背盐之路,实践队队员们还走进了古镇内的盐运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背盐所用的背篓、杵子、草鞋等工具,以及与盐运相关的票据、契约等,全方位、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盐运的繁荣景象。博物馆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盐运繁忙的时代。
参加熊福田纪念馆 在体验完背盐活动之后,实践队队员沿着这如龙一般的云梯街向上攀爬着,来到了熊福田纪念馆。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熊福田的半身雕像,庄重肃穆。馆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展示了熊福田的成长历程、重要贡献。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各个展厅。从他早年求学时的刻苦奋进,到投身事业后的兢兢业业,再到为社会公益奔走的坚定身影,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参观者的心弦。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不时驻足凝视展品,低声交流感受。一位实践队队员感慨道:“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熊福田先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熊福田的事迹,传承和弘扬他的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传统灶台前的体验:感受旧日烟火气 在西沱这个小镇,实践队队员们还有机会亲身感受传统灶台做饭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一座古朴的传统灶台成为了焦点。灶台由砖石砌成,上方安置着两口大锅,旁边还摆放着蓝白花纹的瓷碗等传统餐具。木质的门窗带着精美的雕花,营造出浓郁的旧日氛围。一位实践队队员自告奋勇,来到找台前,手持长柄锅铲,正在灶前认真地搅拌锅中食材。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旧日的生活场景对话。“平时都是用煤气灶、电磁炉做饭,今天第一次用这种传统灶台,感觉很新鲜,也体会到了老一辈做饭的不易。”这位实践队队员笑着分享道。此次活动旨在让人们重温传统生活方式,了解过去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底蕴。

传承千年文化韵,弘扬万载精神风。文化需要每个人的传承与创新。在此次的各种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有了很多的启发与感悟,在今后,会为文化的传承不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