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延安足迹寻访团成员线下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并开展线下采访

发布时间:2025-01-22     阅读:
  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寻访团成员寻访团成员一行人怀揣着敬畏之心,踏入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大门,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纪念馆内,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引领寻访团成员穿越时空,回溯那段光辉的革命岁月。
  图1红军胜利会师示意图
  步入展区,寻访团成员首先被土地战争时期的展区所吸引。这里,中国共产党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被生动呈现。中央红军历经千山万水,终于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在这片贫瘠却孕育希望的土地上,西北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重重困难,自给自足,发展生产,为革命力量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在这里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积蓄了无穷的力量。
  图2毛泽东主席写下《论持久战》
  随着脚步的移动,寻访团成员踏入了抗战时期的展区。这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陕甘宁边区成为了全国抗战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边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发展文化教育,实行民主政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他们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无畏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这样的团结与奋斗,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
  图3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投降报道图
  继续前行,寻访团成员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展区。这里,寻访团成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平民主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以及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壮丽篇章。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坚定信念,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展现了高超的战略智慧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与民主的新生活。
  图4采访讲解员张同志现场图
  在今日的采访中,寻访团成员有幸与纪念馆的讲解员张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同志分享了针对不同对象在讲解延安革命文化时进行内容和时间上的调整策略。他表示,为了让各类人群都能最大程度地接受教育,他们会根据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讲解方式。对于普通观众,采用常规的讲解方法;面对儿童,则更注重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而对于老年群体,则会适当放慢讲解速度,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此外,张同志还介绍了博物馆为了增强观众理解力所举办的多种特色教育活动,如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等,以及一些创新尝试,如将文物带到部队进行现场讲解。在疫情期间,博物馆还推出了云讲解服务,以满足观众在线学习的需求。在数字化手段方面,博物馆已经运用了数字化投影和视频展示等技术成果,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参观体验。
  最后,对于延安红色文旅宣传的建议,张同志认为当前游客大多只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缺乏亲身体验。因此,他建议增加活动点,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感受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劳动难度,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传承延安革命文化。这一建议无疑为延安红色文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次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不仅让寻访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更让寻访团成员对延安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让寻访团成员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郝逾,文/张云帅
作者:张云帅    来源:延安足迹寻访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回望峥嵘岁月,感悟延安精神
  • 延安足迹寻访团成员线下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并开展线下采访
  • 安徽学子返家乡:给环卫工人贡献自己的爱心
  • 暖心传递,为城市美容师送上清甜水果
  • 山东建筑大学星桩探梦社会实践团队多方调研助力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发展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