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艺制琴,以情演奏:乐泉村二胡的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通讯员 杨稳稳)近日,调研团队深入临沂庙山乐泉村,开展了一场旨在传承二胡非遗文化的活动。此次调研对于优化二胡制作、提升演奏者的表现力、传承经典等方面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入村标识。杨稳稳 供图
  
  初入乐泉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材清香,机器运转的嗡嗡声有条不紊的传来,一组组木料整齐排列着,村民们不断地进行干燥、切割、打磨、抛光、调试……一把把二胡初具雏形。
  
  图为乐泉村广场的二胡雕塑。杨稳稳 供图
  
  调研团队一行首先来到了乐泉村的二胡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把把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二胡。一把把看似普通的二胡却是乐泉村的象征,寄托着村民们致富的决心与非遗传承的毅力。
  
  图为乐器店陈列的二胡。杨稳稳 供图
 
  
  图为二胡博物馆大门。杨稳稳 供图
  
  随后,调研团队在村民们的指引下来到了当地二胡制作能手——高振保的家中。“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质朴真挚、婉转起伏的小调声娓娓道来。进入村民高振保的家中,奖状、奖杯整整齐齐的陈列着。据他介绍,高振保跟随着他的父亲做了五十多年的二胡。他认为,做一把好琴首先要选料,选料就和做人一样,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木头朝阳还是朝阴,蒙皮的薄厚对二胡的音质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根据演奏者的需求决定蒙皮的薄厚,厚的皮子蒙出来音质更柔和,相反,薄的皮子蒙出来音质醇厚,时而会有噪音。无论如何都要选用优质蟒皮,小心翼翼地将其蒙在琴筒上,确保蟒皮的张力均匀,这样才能保证二胡发出的声音圆润、饱满。
  
  图为蒙皮材料——蟒皮。杨稳稳 供图
  
  为了让调研团队更好的了解二胡的制作工艺,高振保带领着调研团队来到了当地的二胡制作工厂。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雕细琢。除蒙皮环节之外,琴筒的打磨也至关重要,需琴师用砂纸反复摩挲,直至表面光滑如镜,弧度恰到好处,因为这直接影响二胡的共鸣效果。琴杆的雕刻同样讲究,传统的龙凤图案、花鸟鱼虫在制琴师的刻刀下栩栩如生,既增添了美观,又传承了文化寓意。
  
  图为琴师制作二胡的场景。网络供图
  
  在走访过程中,调研团队还探访了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据老人回忆,乐泉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开始制作二胡,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当然,乐泉村的二胡演奏传承也毫不逊色,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老少齐聚,共赴二胡盛宴。老一辈演奏家们倾囊相授,从持琴姿势、指法技巧到情感表达,都耐心指导。年轻人和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努力汲取着二胡演奏的精髓。这种演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乐泉村还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乐泉村凭借着独特的二胡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二胡制作工坊,亲眼目睹二胡的制作过程,还能亲自上手尝试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二胡。在欣赏二胡演奏的同时,游客们也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乐泉村的路灯。杨稳稳 供图
  
  乐泉村的二胡非遗文化,在制琴工艺与演奏传承的双轨并行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乐泉村村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下,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杨稳稳    来源:杨稳稳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社区除雪暖人心,志愿服务展担当
  • 反诈宣传进社区,安全防范入人心
  • 反诈宣传进社区,安全防范入人心
  •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反诈宣传的号召,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2025年2月2日曲
  • 02-05
  • 情暖冬日,饺香敬老
  • 曲阜师范大学量子先锋队队员们于2月4日前往石桥子敬老院包饺子,陪伴活动。
  • 02-05
  • 清洁城市,文明交通
  • 曲阜师范大学量子先锋队于2月4日前往诸城市沧湾志愿服务岗开展志愿活动。
  • 02-05
  • 【电脑义诊进社区,贴心服务暖人心】——“社风焕彩,践履同行队”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