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阜阳剪纸:指尖上绽放的艺术之花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

阜阳剪纸:指尖上绽放的艺术之花

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实践队队员褚相程和冯宇坤于2025年1月16日在开展“探寻家乡文化”调研,将目光聚焦在阜阳特色文化——阜阳剪纸。在皖北大地的阜阳,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千年的文化光辉,这便是阜阳剪纸。它以其质朴的风格、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深深扎根于阜阳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了阜阳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
图为阜阳剪纸,冯宇坤供图

一、历史渊源

阜阳剪纸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阜阳地区的民间就已经有了用彩纸剪成各种图案装饰门窗、灯彩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技艺在民间不断传承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阜阳剪纸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剪纸艺术都广泛流传。
阜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中原文化、楚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为阜阳剪纸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同时,阜阳地区的农耕文明也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农闲时节,妇女们便聚在一起,用剪刀和彩纸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这些作品不仅是装饰生活的艺术品,更是她们表达情感、寄托希望的方式。

二、题材内容

阜阳剪纸题材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1. 民俗文化题材:阜阳剪纸中有大量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作品。比如春节期间张贴的 “连年有余”“吉祥如意” 等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婚礼上,常常能看到 “鸳鸯戏水”“龙凤呈祥” 等剪纸,寓意着新人婚姻美满、幸福长久。这些民俗题材的剪纸,承载着阜阳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信仰,成为了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人物故事题材:许多剪纸作品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蓝本。像 “牛郎织女”“穆桂英挂帅” 等,通过剪纸艺人的巧手,将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起到了传播文化、教育后人的作用。孩子们在欣赏剪纸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
  3. 自然景物题材:阜阳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也成为了剪纸的重要题材。田野里的庄稼、枝头的花朵、水中的游鱼等,都是剪纸艺人笔下的素材。他们用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造型,将自然之美融入到剪纸作品中,展现了阜阳人民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艺术风格

阜阳剪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质朴而不失精巧。
  1. 造型夸张:阜阳剪纸在造型上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为了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艺人会对其形状、比例进行大胆的变形和夸张。比如在表现人物时,可能会夸大头部或手部的比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在表现动物时,会突出其最具代表性的部位,如老虎的眼睛、公鸡的鸡冠等,让动物的神态更加逼真。这种夸张的造型方式,使剪纸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2. 线条质朴:阜阳剪纸的线条简洁质朴,富有力量感。艺人在创作时,往往运用简洁流畅的线条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形态。这些线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有的线条粗壮有力,表现出阳刚之美;有的线条纤细柔和,展现出阴柔之韵。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3. 色彩鲜艳:阜阳剪纸以色彩鲜艳而著称。常用的颜色有红、绿、黄、紫等,这些鲜明的色彩相互搭配,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是阜阳剪纸中最常用的颜色;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黄色寓意着光明和富贵。在一幅剪纸作品中,多种色彩巧妙组合,使画面绚丽多彩,充满了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
 
阜阳剪纸(冯宇坤摄)

四、制作工艺

阜阳剪纸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种:剪刀剪和刻刀刻。
  1. 剪刀剪:这是最传统的制作方法。艺人首先根据创作需要,在纸上画出草图,然后用剪刀沿着线条将图案剪出。剪刀剪的优点是灵活自如,能够根据艺人的创意随时调整线条的走向和形状。在剪制过程中,艺人需要运用娴熟的技巧,如起剪、行剪、收剪等,使线条流畅自然。剪刀剪的作品往往更具灵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充分体现艺人的个性风格。
  2. 刻刀刻:随着剪纸艺术的发展,刻刀刻的方法逐渐流行起来。这种方法是将纸张叠放数层,固定在蜡板上,然后用刻刀按照图案进行雕刻。刻刀刻的优点是效率较高,能够同时制作出多幅相同的作品。而且,刻刀可以刻出更加精细、复杂的线条,适合表现一些细节丰富的图案。在刻制时,艺人需要掌握好力度和角度,以确保线条的均匀和清晰。
无论是剪刀剪还是刻刀刻,都需要艺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从构思草图到完成作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艺人的心血和智慧。

五、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阜阳剪纸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少、市场竞争激烈等。然而,阜阳的剪纸艺人们和文化工作者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阜阳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1. 传承方面:许多剪纸艺人走进学校,开展剪纸艺术讲座和培训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剪纸艺术。一些学校还将剪纸纳入校本课程,定期邀请艺人授课,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政府也通过举办剪纸培训班、设立非遗传承基地等方式,为剪纸艺人提供更好的创作和传承条件,鼓励他们将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2. 发展方面:阜阳剪纸艺人不断创新,将传统剪纸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他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剪纸产品,如剪纸装饰画、剪纸工艺品、剪纸服饰等,使剪纸艺术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此外,阜阳剪纸还积极走出国门,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阜阳剪纸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阜阳剪纸作为阜阳地区的特色文化,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阜阳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新时代,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阜阳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通讯员:褚相程
 
作者:褚相程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传南词非遗,谱南韵华章
  • 曲师大护鱼灯文化,涛雒古渡焕非遗生机
  • 曲园学子护鱼灯古韵,黄海之滨焕非遗新光
  • 《反诈宣传实践活动:共筑防范诈骗的坚固防线》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