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曲师大护鱼灯文化,涛雒古渡焕非遗生机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2日电(通讯员 王喆 刘津汐)
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鱼灯探源·雒韵兴扬”团队赶赴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他们致力于守护濒危的涛雒鱼灯文化,助力这一古老非遗技艺重焕生机。
涛雒鱼灯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初。当时,当地百姓为解决夜间照明难题,用竹篾、彩纸制作出鱼灯。此后,鱼灯融入花卉图案,从照明工具发展为文化瑰宝。其制作工艺讲究,选材严格,竹篾要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彩纸色彩鲜艳寓意吉祥,最后点睛让鱼灯灵动有神。节庆时,鱼灯汇聚,光影交织,成为当地独特文化景观,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愿。
然而,工业化浪潮冲击下,涛雒鱼灯文化面临困境。传统渔业模式改变,年轻一代外流,传承人群体缩小,成家廒头村从事鱼灯制作的户数锐减。同时,现代照明技术普及,鱼灯实用功能被替代,市场需求降低,这一非遗文化濒危。

面对困境,曲阜师范大学团队行动起来。他们拜访资深手艺人成师傅,学习选竹、破篾、扎架、糊纸、彩绘等工序。成师傅耐心传授,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制作精髓,也深刻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团队还深入社区和乡村调研,了解鱼灯在当地节日庆典中的意义。村民李大爷回忆,鱼灯巡游是热闹的节日活动,承载着祖辈回忆。文化专家张教授表示,鱼灯民俗对研究当地历史民俗价值重大。调研让团队意识到,鱼灯巡游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为让涛雒古渡非遗文化重焕生机,团队制定传承计划。在新媒体传播上,他们将制作短视频和图文推文,展示鱼灯文化魅力。在教育推广方面,计划在学校和社区举办培训班与讲座,邀请手艺人教学,培养人们对非遗的兴趣。此外,团队还会开发鱼灯文创产品,拓宽传播渠道,提供经济支撑。
团队成员表示,传承非遗文化虽任务艰巨,但他们将持续努力。在团队、成师傅等传承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涛雒鱼灯有望走出困境,让涛雒古渡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续写辉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王喆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传南词非遗,谱南韵华章
  • 曲师大护鱼灯文化,涛雒古渡焕非遗生机
  • 《反诈宣传实践活动:共筑防范诈骗的坚固防线》
  • 清扫支部卫生,点亮新春之光
  • 清扫支部卫生,点亮新春之光
  • 在蛇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营造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的支部环境,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寒假实践活动,期间,阳光志
  • 02-11
  • 志愿之光,照亮家乡——记四名同学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江科大学子天天向上小队寒假母校行圆满结束
  • 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民族瑰宝——江苏科技大学“苗韵传承”实践队赴新市村开展苗族“姑
  • 筑牢安全防线:塘桥镇鹿苑金桥路5号路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