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江苏科技大学“苗韵传承”实践队于2025年1月30日至2月1日赴贵州省贵阳市新市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姑妈节”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文化宣传和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挖掘苗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苗韵传承实践团成员与村民集体合照 刘豪博 供图
走进苗乡,感受文化魅力 新市村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举行的“姑妈节”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远嫁他乡的女儿们都会回到娘家,与亲人团聚,共叙亲情。实践队一行4人深入新市村,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姑妈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
队员们走访了村中的长者、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村民,聆听他们讲述“姑妈节”的起源与发展。通过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姑妈节”不仅是苗族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更是苗族文化中亲情、乡情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这一节日承载着苗族人民对家庭和谐、社会团结的美好愿景,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苗韵传承实践团成员在祠堂 刘豪博 供图
青春助力,传承非遗文化 为了助力“姑妈节”的顺利开展,实践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筹备和宣传工作中。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流程,号召大家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队员们还协助村民布置活动场地、准备物资,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在“姑妈节”当天,实践队成员们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从盛大的姑妈回娘家仪式到热闹的苗族歌舞表演,再到独具特色的长桌宴,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特别是在祭祀宗祠上,队员们与村民们一起参拜,共同祭祀,进一步加深了对苗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还主动承担起清理场地的任务,打扫卫生、整理物资,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苗韵传承实践团成员在宗祠 吴晶 供图
学思践悟,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调研,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政课堂。通过深入参与“姑妈节”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
实践队队长吴晶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姑妈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守护这些文化根脉,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队员孙晓轩也感慨道:“通过与村民的交流,我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用行动去践行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苗韵传承实践团成员与宗祠合影 朱梅平 供图
此次新市村之行,江苏科技大学“苗韵传承”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民族瑰宝”的初心与使命。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苗族“姑妈节”的文化内涵,更通过志愿服务和文化宣传,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更多创新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