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发生地,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战,红军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展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红色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文化建设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是社会良好风气的基石。因此,团队聚焦“红色精神引领家庭文化建设”的课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探索长征精神如何从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核。通过走访红色遗址、开展家访、参与沉浸式教育活动,团队希望揭示红色文化对家庭价值观塑造的作用,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1月11日,团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郑金彪交流,深入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红色精神的内涵。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大坪渡口、脚山铺阻击战凭吊广场,并安排了家访活动。

1月19日,团队抵达桂林市全州县,开始了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首先,团队成员参观了湘江战役纪念馆,通过馆内声光电技术重现的战场场景、珍贵文物及讲解员的深情讲述,深入了解了红军将士突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的壮烈历史。纪念馆序厅的“丰碑墙”与纪念林雕塑广场的红军烈士遗骸纪念碑,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内核。
1月20日,团队来到大坪渡口,团队参观了《抢渡》《向导》主题雕塑及修复后的影视拍摄基地,通过亲水平台与骑行绿道,体会红军抢渡湘江的艰险与军民鱼水情。1月21日,在脚山铺阻击战凭吊广场,团队成员举行了默哀仪式,向“红军魂”主题雕塑敬献菊花,重温入党誓词。这些活动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

1月22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团队成员深入当地居民家中进行家访。通过与居民的交流,团队了解到许多家庭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例如,一些家庭将红色故事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还有一些家庭通过参观红色遗址、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家庭生活。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家访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家庭的家风建设情况,团队总结了红色精神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传承路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湘江战役的红色资源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让红色基因在家庭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团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家庭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红色文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红色历史知识;二是丰富红色文化活动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线上展览等,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三是鼓励家庭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传承,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参观红色遗址等方式,让红色基因融入家庭生活。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红色精神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家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