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西南联大博物馆之旅:感悟历史,传承精神

发布时间:2025-02-24     阅读:100
西南联大在我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寻背后的精神价值,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 进入西南联大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建筑和陈列。墙壁上的老照片、展柜中的文献资料,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动人的历史文化故事。例如,在办学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义务为学校设计校舍。然而,由于经费有限,校舍从最初的高楼大厦设想,一变再变,最终成了茅草房。即便如此,联大师生毫无怨言,一心扑在学术和教育上。还有闻一多先生,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斐然,更是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反动派的暴行,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漫步在校园中,“刚毅坚卓”的校训格外醒目。据介绍,这四字校训是西南联大精神的高度凝练。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师生们南迁昆明,一路历经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们在空袭警报声中坚持上课,在昏暗的灯光下刻苦钻研,在艰苦的环境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西南联大虽然仅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十一个月,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成就。这所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的临时大学,汇聚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者和教育家,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学术风格和教育理念,在相互交融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西南联大的成功,更在于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师生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知识和智慧为抗战胜利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通过这次参观调研,我对西南联大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西南联大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追求和担当。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西南联大博物馆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同时,我们也要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中汲取智慧,为推动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西南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团队成员:张曼玉 闫冰 田诺 谢芙蓉 胡乐乐
 
作者:谢芙蓉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231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倾心陪伴 挥洒暖阳
  • 倾心陪伴 挥洒暖阳
  •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暖夕敬老实践团于2025年1月9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汇景苑小区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 02-25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