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学子深入寻访“教坛楷模”,传承教育精神

发布时间:2025-02-27     阅读:129
  近日,在2025年寒假期间,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师韵探寻者联盟小组,带着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与热忱,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坛楷模”寻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度探寻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让同学们切身感悟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坚守,为未来的教育之路筑牢根基。
  
  小组成员们分散行动,各自踏上寻访之旅,采访对象皆是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杰出教师,其中一些更是同学们曾经的恩师。这些优秀教师的教育经历各有不同,却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教育光芒。
  
  房世玉同学有幸采访到拥有28年教龄的王利娟老师。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上,王利娟老师是熠熠生辉的榜样。1976年12月出生的她,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教于郑州电子信息中等专业学校,拥有28年教龄。从郑州机电工程学校,到投身乡村教育的环翠峪学校,再到如今的岗位,工作单位虽几经变动,但她的教育初心从未改变。她严守教育法规,秉持廉洁教风,一心提升课堂效率,为学生减负。课余,她积极参加培训,钻研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打造优质课堂。即便2016年重病暂别讲台,她也凭借顽强毅力战胜病魔,重回岗位。
  
  生活里,王利娟老师关心学生身心成长,常走访学生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她还是志愿服务的积极践行者,踊跃参与扶贫、支教,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师者的担当,为教育事业注入温暖与力量,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楷模。
  
  甘欣同学将目光聚焦于扎根乡村教育长达32年的黄美峰老师。扎根乡村32载,她用爱点亮乡村教育之光。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黄美峰老师以32年的坚守,谱写乡村教育的动人乐章。她奔赴条件艰苦的金陵镇三联小学任教,身兼数职,探索教学法,课余家访解决学生难题。因工作出色,她被调至金陵镇中心小学,依旧初心不改,积极教研、开展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内向的小丽挖掘绘画天赋,重树自信,提升成绩。多年来,经她教导的学生在各领域发光发热。黄美峰老师先后荣获“南宁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却始终谦逊,持续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她是乡村教师的缩影,以爱与奉献,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共筑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
  
  宋纯纯同学来到巴马镇赐福初级中学,拜访了坚守此地25年的黄革老师。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黄革老师已默默坚守30年。1994年从广西航运学校毕业后,他毅然投身乡村教育,从体育教师起步,一路成长为优秀校长与专家型教师。工作中,黄革老师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他在德育、安全、体育教学、教研等多方面成果丰硕,健全德育结构,构建安全网络,因材施教开展体育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与疫情防控工作。黄革老师表示,看到孩子们成长,一切付出都值得,未来会继续坚守。他是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用行动为乡村教育的明天贡献力量,期待更多人加入,共筑乡村教育的美好未来。
  
  在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韦窗赢、房世玉两位同学采访到韦显交老师。在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韦显交老师凭借深厚专业素养与独特教学风格,成为学生探索科学道路上的启明星。课堂上,韦老师授课方式生动有趣,将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紧密相连,用幽默语言把复杂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像讲解力学原理时结合足球运动,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轻松掌握知识,感受科学魅力。韦显交老师格外重视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设计中学疑难实验专题,培养其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生活里,韦老师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耐心答疑解惑,鼓励参加体育锻炼与社交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他的影响下,众多学生坚定投身科学事业。韦显交老师以对科学的热爱与奉献,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楷模。
  
  唐乐迪同学则在农村教育一线,见到了坚守30年的唐建明老师。扎根乡村30载,他用坚守书写教育华章。在桂林市全州县黄沙河镇洮阳初中,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教育工作者——唐建明。1975年10月出生的他,自1992年从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毕业,便投身乡村教育,至今已默默耕耘30年。这30年里,唐建明老师身兼数职,从小学教师、班主任,到初中化学教师、副校长,他始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即便患上“腰间盘突出”,病痛折磨不断,他也从未请过一天假,只为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教学上,他大胆创新,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多次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班级管理中,他关爱学生,经验丰富,所带班级多次获评优秀。教研方面,他积极投身教改,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主持的课题顺利结题。凭借突出表现,唐建明老师荣获“全州县优秀教师”“桂林市中学化学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他用行动诠释着乡村教师的担当,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楷模,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扎根乡村,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王双双同学在电大附中,见到了从业30年的王俊生老师。在电大附中,王俊生老师深耕地理教育三十余载,是备受尊敬的高级教师与地理学科组组长。课堂上,他精心设计教学,自制大型透明水槽演示洋流,巧用简单材料展现热力环流,让地理知识直观易懂。他关爱学生,当学生小春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他耐心开导、定制辅导计划,助其走出阴霾,中考圆梦。面对学校教学改革,王俊生老师主动试点“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组织小组讨论,随后与学科组老师分享经验、攻克难题,带动整个学科组教学质量提升,在学校评比中屡获佳绩。三十多年来,他以责任与担当,在教学、育人、团队引领上发光发热,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楷模。
  
  在此次寻访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与优秀教师交流,亲身感受他们的教育日常。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教育的伟大,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教育一线,默默付出,面对困难与挑战从不退缩。这种无私的精神,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崇高与不易,也切实感受到教育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这次寻访,不仅是对教育前辈的致敬,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传承这份教育的热忱与担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教坛楷模”寻访实践专项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指引。相信这些优秀教师的故事,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祖国的栋梁贡献力量。未来,广西师范大学的学子们还将持续深入挖掘教育领域的感人故事,传承和弘扬教育工作者的高尚精神,让教育的火种越燃越旺。
  
  作者:甘欣
  发布:韦窗赢
  相关活动成员:房世玉、唐乐迪、宋纯纯、伍楚钰、王双双
作者:甘欣    来源:甘欣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财经学院学子深入招远 以数字化调研“谋”乡村振兴新篇
  • 广西师范大学学子深入寻访“教坛楷模”,传承教育精神
  • 将“浙里”的温暖在寒冬传播
  • 将“浙里”的温暖在寒冬传播
  • 2025年2月18日至2月2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何洋洋、张佳怡、吴沈堉、朱越超、陈天娇、梁可怡、张涵、姜帅麟、蔡朋益九位同学组成的“浙里
  • 02-27
  • 寻访红色印记 赓续精神血脉——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赴吉安将军公园开展红色革命
  • 山东大学智污先锋实践调研团深入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