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小公路”里的“大民生”:浙江财大调研团队助力农村公路养护破难题

发布时间:2025-03-19     阅读:50
  炎炎夏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一支青年调研团队穿梭在蜿蜒村道间。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农村公路养护调研团”,历时一年有余,探访三省228县市,带着专业视角和民生关切,用脚步丈量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为乡村振兴的“交通末梢”问诊把脉。
  
  “小公路”藏着“大民生”
  
  “这段路原本很平整的,但慢慢的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没人来维护,拉货车有时候通不过去,只能绕道走。”在云南省某山村,果农老周指着路基的坑洼处向调研团诉苦。而类似的场景在调研中屡见不鲜:部分乡村公路存在“重建轻养”“资金断档”“管护缺位”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产品运输、乡村旅游发展和村民出行安全。
  
  团队结合财税专业优势,聚焦“农村公路养护”这一核心命题。他们白天实地测量路况、走访农户,晚上整理数据、比对政策,真正做到听到“民声”。同时团队与各地交通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据悉,该团队举办了10场大型座谈会,采访了7个单位机构的19位一线工作管理人员,通过深度交流并查阅相关数据、绩效评价报告等资料,充分了解公路养护体制机制、典型经验、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情况,构建起覆盖“资金投入—管理效率—社会效益”的三维分析模型。
  
  “专业+实践”破解养护难题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养护资金使用分散、绩效考核指标单一、数字化管理滞后等痛点。但同样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县市,比如,海宁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起步早,政府高度重视养护制度建设和养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实施,建立的“四化八统一”农村公路管养机制确保辖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有力提升了路况水平和公路通畅度、安全度,养护绩效评价也对改善养护形成了正向反馈。德清县大幅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补助水平高标准保障了道路维护资金需求,委托大型国资企业开展公路养护确保了养护质量。但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仍存在缺乏前瞻性、养护信息平台不健全、道路养护市场发育缓慢等问题。
  
  “我们不是单纯发现问题,更要探索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俞晓鹏介绍,团队进一步整理调研资料,提炼总结农村公路养护优秀案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对农村公路养护难点堵点进行深入剖析,结合财税专业知识,提出分类施策等可行建议。目前,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海宁市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龙泉市查田镇人民政府、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采纳,各地政府部门对其十分重视。
  
  泥土里长出的学问
  
  调研途中,成员们住过村委办公室,吃过老乡家的腌菜泡饭,也在暴雨中抢救过被淋湿的问卷。“在教室里学财政转移支付,总觉得抽象。但看到一条路如何影响一个村的生计,才真正理解‘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的意义。”本科生队员周静怡感慨道。
  
  指导老师高琳教授表示:“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生命线’。这次调研既是学生将财税理论应用于公共治理的实践,也为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新思路,体现了高校智库的社会担当。”
  
  青春铺就振兴路
  
  带着晒黑的皮肤和数十万字的调研资料,这支年轻的团队即将转入报告撰写阶段。他们的故事被当地村民称为“修路的学生军”,而队员们更愿自比“探路者”——正如他们在调研日记中写的:“乡村振兴的路要修好,更需养好。我们愿做一粒铺路石,让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一条山乡小道。”
  
  据悉,未来该团队将联合学院“公路养护财政管理调研基地”继续深耕农村公路养护,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支点,纵深推进农村路网精细化管养工程。让蜿蜒的乡道化作振兴动脉,用每一公里的精心养护打通城乡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使阡陌交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跑道。
作者:农村公路养护调研团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学雷锋系列活动——星火聚鹤林,同心筑医路
  • 学雷锋系列活动——立心铸魂传薪火,躬身济世续锋芒
  • 青春献爱心 温暖养老院
  • 青春献爱心 温暖养老院
  •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股暖流悄然涌进了祥和苑老年公寓,为了给那里的老人们带去了无尽的温暖与欢乐
  • 03-20
  • 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子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一) “情暖邻里·心系桑榆”
  • 大学生探秘徽州竹雕,共寻跨界融合新灵感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