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杭州师范大学“救在浙里”红十字小分会走进社区假日学校开展急救知识宣讲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为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7月7日,杭州师范大学“救在浙里”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的成员走进创景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围绕“溺水、踩踏、心肺复苏、流鼻血”四个主题展开。

在溺水宣讲环节,志愿者们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溺水事故的常见原因。志愿者们不断强调,预防溺水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危险水域游泳或玩耍,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应在父母的陪同下进行水上活动。接着,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溺水的识别方法。他们指出,溺水者往往无法呼救,可能表现为异常的挣扎动作。志愿者们提醒学生们,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这些迹象,应立即采取行动,切勿误以为对方在“玩耍”而错失救援机会。在救援技巧方面,志愿者们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原则,介绍了多种救援方法,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直接救援。特别提醒,非专业救援人员不要轻易下水施救,以免发生二次溺水事故。

溺水后的急救环节,当属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环节,志愿者们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防错过宝贵的救援时间。在实践方面,志愿者们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居民传授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此外,志愿者们还详细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他们指出,AED是一种可以自动分析心律并进行电击的设备,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的救治作用。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AED的操作步骤,并强调了使用AED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踩踏宣讲环节,志愿者们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踩踏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接着,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并提醒学生们要关注活动现场的安全提示和疏散指示,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在踩踏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面,志愿者们介绍了多种实用的技巧并进行了演示,还讲解了踩踏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此外,志愿者们提醒学生们在假期等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保护好自己。
最后,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流鼻血情况,志愿者们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流鼻血的常见原因和自己第一时间的处理方法,并向大家说明了一些错误方法的“雷区”。志愿者们也向学生们讲解了一些预防流鼻血的措施,做好在生活中预防流鼻血的发生。
此次宣讲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杭州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葛恒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文化根脉,助力非遗传承
  • 朝夕实践队深入江夏区文化馆:探寻文化根脉,助力非遗传承

    7月7日,朝夕实践队全体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前往江夏区文化馆开展为期
  • 07-08
  •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