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2025年7月1日至5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长江漆脉楚韵新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北省荆州市,以荆楚漆器为调研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团队通过探访多个荆楚漆器文化场馆、深度访谈非遗技艺传承人、体验漆器文化新式发展成果等方式,对荆楚漆器的古今传承、创新转化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创造性思考。
漆遇:走进荆楚漆器的前世今生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先后探访了荆州市博物馆、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寻楚骥楚文化文创工作室等荆楚漆器文化场馆,从历史文物、技艺传承、现代工艺等多维度视角深度考察荆楚漆器。
中国漆器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历史绵延至今。楚式漆器,则是“中国古代漆器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楚式漆器造型奇异瑰丽,图饰丰富多样,色彩饱和雅重,所用漆料为精加工而成的生漆,其色彩选用天然矿植物色素。制作一件器物要经过选料、雕刻、榫卯成型、磨光、刮灰、砂光、清灰、上漆、绘画、描金等近20道工序。
荆楚漆器蕴含着楚地人民的文明认同与文化基因。凤鸟、蟠蛇、云纹、鱼水的设计符号昭示着荆楚大地的特色,道法自然、敬天崇祖、简朴实用、刚柔相济的工艺应用彰显着荆楚文化的底蕴。作为承载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及深厚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工艺,荆楚漆器具有相当重要的传承与创新价值。
在一系列现场考察与互动交流中,实践队成员对荆楚漆器的技艺工序、思想底蕴、文明意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为团队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重要文化基础。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荆州博物馆进行文字和影像纪录。罗李红供图
漆韵:对话非遗传承人,揭秘荆楚漆器文化密码
本次调研活动中,实践队有幸采访到楚式漆器“金银平脱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洲武。作为一位在继承髹漆技艺的基础上又熟谙漆器金银平脱技艺的传承者,李洲武老师在交谈中抒发了他对荆楚漆器技艺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独到见解。
“它(指漆器)就应该是‘活态传承’的嘛,别人在用的时候就把文化也传承到了。”李洲武老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荆楚漆器从展示柜走向大众,结合漆器技艺设计了茶具、碗筷、首饰、漆扇等琳琅满目的新式作品,获得了受众的欢迎与美术设计专家的好评。李老师指出,“漆器”二字的核心在于前面的“漆”,从食具、乐器到祭祀、兵器,楚人的方方面面都与漆相关,是为“万物皆可漆”。这或许正是他能够不断锐意进步、推陈出新的核心要义。
团队成员在采访过程中亦深切感受到了楚地人民简朴实用、道法自然的精神基因。李洲武老师表示,平时家庭生活里都在使用自己制作的漆器。他强调,与现代工业中具有毒性的化学漆不同,古代漆器所用的是漆树自然产出的天然大漆,在制作完成后,对人体无毒无害,可以放心使用。这样的漆器,其光泽甚至会“越用越温润”。正因如此,李老师在制作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时,都颇有底气。“如果买过去,只是摆着偶尔看一下,我就觉得它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摆件归摆件,但我们是实用器。你买回去天天用,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作为独立手艺人,李洲武老师始终需要与基本的维持生存问题“斗争”。尽管面临着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对传统工艺的冲击,李老师在锐意创新之外,仍然秉持着质量为王的传承决心。当被问及是否会改变原料或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效率时,李老师坚决地表示了否定。他说,赚得少就少做一点,赚得多的时候再多做一点,但一定要保证品质。既然选择了传承,就要坚持下去。

图为李洲武老师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漆器作品。罗李红供图
漆声:创新发展、专业赋能,为荆楚漆器谱写时代新音
以深度探访与对话中积累的文化认知为基,实践队成员着力于探索荆楚漆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播路径。
李洲武老师的爱人,张贝贝女士,经营着一家漆器文化主题咖啡店。店内装潢颇具楚风,李老师亲自制作的漆器被用于装饰、展示,甚至是作为餐具。实践队成员在品尝咖啡、热情交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荆楚漆器文化当代新式发展路径的传播力与感染力。
张女士表示,过去由于非遗文化的门槛较高,荆楚漆器对于本身不太了解漆器文化的客户和外地游客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怎么样能让这个非遗走得更远,去接触年轻人?所以我们就在想,以咖啡作为媒介,一边经营咖啡店,一边来推广我们的楚漆非遗文化。”张女士相信,荆楚漆器未来一定需要年轻一代来推广与发扬。她正积极在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并特别欢迎年轻群体来“打卡”。若是遇到对荆楚漆器文化感兴趣的顾客,张女士就会十分热情地为其科普介绍荆楚漆器的有关文化知识。当看到喜爱并愿意了解荆楚漆器、在网上发自内心主动推广漆器文化的人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就觉得做这个事情好像还有点意义了。”张女士笑着说。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张贝贝女士。罗李红供图
在实践行程末尾,团队成员还怀着好奇心来到了一家位于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附近的肯德基门店,这里的店面设计元素与荆楚漆器的传统花纹一脉相承。推门走入,展示柜内多彩多样的漆器映入眼帘,向顾客展示着荆楚文化的自信。以往充满现代感的西式快餐店如今正散发着东方美学的魅力,亦标志着源远流长的荆楚漆器在当代又开辟了一片文化创新传播的热土。

图为团队合影。向家剡供图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团队收获颇丰。实践队负责人表示,在深度调研总结荆州地区漆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将结合新闻与信息传播专业优势,采取新闻报道、视频纪录、平台运营、IP形象创作、宣传网站设计等多媒体传播手段,对荆楚漆器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播与推广,以所学所用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建构,实现新闻传播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同时,实践队将继续探索荆楚漆器的创新性发展路径,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荆楚漆器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贡献青年力量。(通讯员 谢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