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白+黑”调研显成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社会实践团聚焦非遗传承与匠心接力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近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鸡血石雕传承人的代际更替”为主题,深入临安地区展开为期多日的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活动。队员们以临安人民广场为中心,分组走访了周边的文创店铺、传统手工艺品店及非遗针灸经营者,深入了解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尽管部分经营者因事务繁忙未能参与调研,但仍有众多商家积极配合,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见解。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鸡血石雕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令人深思。五金店老板王师傅表示:“鸡血石是临安的特色,但对其雕刻技艺的具体传承情况,我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番话反映了非遗文化在大众认知中的“盲区”,也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调研的决心。队员们认真记录每份问卷背后的故事,商铺的玻璃柜台映照出他们专注的身影。
         调研活动持续至夜晚,团队转战宝龙广场商圈,在人流密集处开展随机问卷调研。队员们手持纸质问卷,穿梭于纳凉的人群中,耐心向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讲解调研目的。从“您知道临安鸡血石雕刻吗?”到“学校是否组织过非遗体验课?”,队员们用真诚的态度换取了市民的积极配合。一位受访妈妈表示:“我丈夫平时喜欢研究鸡血石,偶尔也会带着孩子一起了解,希望这样的传统文化能更多地走进生活。”
         此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500余份,涵盖了不同职业、年龄层的临安居民,为团队后续研究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持。实践团指导教师表示:“通过‘白+黑’的调研模式,我们不仅听到了从业者的专业见解,也收集了大众的真实心声。这种深入一线的调研方式,让团队对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实践团后续将结合问卷数据与实地访谈资料,撰写《临安非遗手工艺代际传承现状调研报告》,从青年视角出发,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团队希望通过调研成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非遗技艺的传承困境,尤其是代际更替中的挑战,共同探索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鸡血石雕这一非遗技艺的现状与价值,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手工艺传承中“匠心”的珍贵。正如一位队员在调研结束后感慨:“希望非遗技艺能走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只有让非遗‘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代际接力,让匠心永续传承。”
通讯员:林燕燕、袁铃淋、徐绎闳
作者:林燕燕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耕培”科普进酉阳,童梦“启润”探自然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酉阳文化调研
  • 走进坝竹丫田间地头,探访乡村农业新路径
  • 生态进乡村 科普启童心 ——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开展生态科普系列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