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在基层社区的生动实践,将绿色发展融入青年行动,2025年7月12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大成湖社区分队深入大成湖社区,聚焦“垃圾分类”这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多种趣味形式,寓教于乐,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参与感和责任感,为绿色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识讲堂:播撒环保种子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内容,通过讲解图文并茂的 PPT ,用案例分析、知识问答等方式,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标准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志愿者们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垃圾,如废纸、塑料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居民消除分类认知盲区。同时,志愿者们还分享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小技巧和日常注意事项,比如在厨房设置专门的厨余垃圾桶,并在桶内铺上报纸,方便清理厨余垃圾,减少异味,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分类实践:玩出趣味花样
为了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多种垃圾分类游戏。其中,“你画我猜”的游戏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共同画出各种垃圾的图画,比如香蕉皮、纸团、废弃的药品等,然后将顺序打乱,从中抽取若干,让小朋友们辨认它属于那种类型的垃圾。运用这种快问快答的方式,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理清垃圾分类分类逻辑,纠正常见误区,还能让他们加深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推动社区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LOGO设计:传递绿色理念
活动中,志愿者们还组织开展了环保LOGO设计活动。志愿者们首先介绍了LOGO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创意构思方法,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结合垃圾分类和环保主题,设计出独特且富有意义的LOGO。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环保 LOGO,有的以垃圾分类标志为主题;有的以地球和绿色植物为主要元素。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诠释自己心中对于环保理念的理解。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大成湖社区的居民带来了实用的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理念,还促进了社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关注社区环保事业,持续开展类似的宣传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