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信风而行,逐光育梦——山大经院“卫梦山音”执教调研队宁夏中卫北湖村暑期支教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北湖村的第四个日子,这句话不再只是纸上的名言,而是活生生发生在支教队员们眼前的场景。阳光洒满教室,孩子们端坐如初,眼神澄澈,仿佛每一个瞬间,都在等待点燃的火种。

  笔尖流光|静好时光·学海同行
  上午的第一课是暑期作业辅导。支教队员们穿梭于孩子们之间,蹲下身与他们对话,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解基础的知识点。有的孩子因一个成语的用法而反复琢磨,有的因一道英语翻译而绞尽脑汁,还有的孩子在支教队员们的轻声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举手提问。那一刻,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负担,而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推开的门扉,透进信心与希望的光。
  作业辅导不是灌输答案的过程,而是一次次并肩探路的旅程。支教队员们在一题一解之间,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也重新认识了学习的意义。
  万里边疆|故事引路·家国入心
  接着,支教队员们带来主题讲座《万里边疆,强国有我》。第一位队员讲述边防战士的日常:踏冰雪巡逻、握钢枪站岗,在风雪中写家书报平安。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仿佛跟随他们走入雪线哨所。第二位队员讲述了烈士陈祥榕的事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响彻教室,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仰与感动。最后,全体起立,向五星红旗敬礼,高唱国歌。那一刻,信仰的种子,悄然在他们心中埋下。

  扇面绘梦|童心如画·绘梦绽放
  午后第一项活动,是期待已久的“画扇子”环节。孩子们拿起彩笔,在一把把白扇上绘出心中的世界:有的孩子涂抹七彩颜色,展现内心的丰富多彩;有的孩子画出大房子,绿树红果,用彩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有的孩子画出大大的太阳,展现内心的阳光与积极的心态……孩子们画的不只是扇子,更是他们的心愿和希望。

  活力时光|动静结合·趣学共融
  随后,教室外响起了笑声。支教队员们带孩子们进行体育和益智活动,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轮番上阵,操场上热闹非凡。
  一边是挥汗奔跑,一边是静静对弈。跳棋、五子棋和围棋在教室一角悄然展开,孩子们全神贯注,咬着嘴唇、搓着手指,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认真。
  运动与游戏并存,在静与动之间,孩子们在玩中成长,在乐中收获。
  荧幕回响|光影育心·榜样润魂
  支教队员们为孩子们播放了两部精心挑选的历史动画片:《张骞出使西域》和《班昭与<汉书>》。这既是“万里边疆,强国有我”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延伸。
  荧幕上,张骞穿越荒漠、沟通中西;班昭持笔著书、传承礼仪。人物鲜活,情节生动,那些遥远的历史,在影像的渲染下变得格外亲切有力。孩子们或屏息凝神,或轻声惊叹,有的甚至悄悄坐直了身子,不愿错过一帧画面。
  在这一帧帧光影中,孩子们不只是看见了历史,也悄然看见了自己未来可以抵达的方向。他们在荧幕里遇见了使命,也在心里种下了信仰。
  点点星火|携手同行·共育成长
  今天的课堂,有知识的收获、有家国的情怀、有梦想的色彩、有汗水的奔跑,也有安静的思考。孩子们用他们的方式回应支教队员们的陪伴,支教队员们也在他们眼神里,看见了真正的“教育”——它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支教的意义,也并非在于支教队员们给予了什么,而是因为支教队员们的到来,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可以走得更远。

  卫梦山音支教队还在路上。在北湖村的每一个日子,支教队员们都在努力成为那点点微光,照亮孩子们心中更广阔的天空。
作者:杨璐豪    来源: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卫梦山音”支教调研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岳麓星火传湘韵·青春寻迹耀红旗”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南省博物
  • 丹心织梦青年团:青春赋能非遗传承,温情点亮夕阳时光
  • 匠心传承代代传 非遗文化润临安&#160;
  • 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走进郭家坝镇,续写移民文化调研新篇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