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阳理工学院“科技兴村,理工先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华诞之际,为踏寻党的光辉足迹,7月2日起,信阳理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奔赴商城县里罗城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科技兴村,理工先行”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学工队伍负责人耿晓菊带队,指导教师韩会丽、黄静及全体辅导员全程参与,旨在通过科技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7月2日清晨,阳光初照,跨越60多公里,队员们正式踏上了商城土地。在宣讲员的带领下参观“红军村”、重走“初心路”、瞻仰“红色画廊”,并同团员回顾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以强调今日之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感受烈士的家国情怀,呼吁青年报效祖国。
红色宣讲忆峥嵘,“青年青语”植精神。 7月2日上午,开展“忆建国峥嵘岁月,强青年使命担当”红色学习活动。为弘扬爱国主义,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缅怀为祖国解放和人民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瞻仰了赵崇德的故居及陈明义烈士的墓碑并为烈士敬献鲜花,瞻仰纪念碑所记载的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深入学习有关“站在世界屋脊上的将军”的历史故事。在红军墓旁,团队在庄重而神圣的仪式中进行了入团和入党宣誓,在这次仪式中团队成员们以满怀激情和决心的态度,庄严地承诺将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团队成员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共青团组织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通过这次仪式,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红色村庄光伏闪耀,乡村振兴网络护航。 7月2日午后,团队前往里罗城村国家扶贫光伏电站进行“理工科技助发展,乡村振兴向未来”帮扶活动。在指导教师韩会丽、黄静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学习光伏知识、对电站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评估光伏板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对运行提供合理化建议。在村口,团队成员搭建好帐篷为村民维护网络环境,并为村民义务维修电子设备,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用实际行动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科技的温暖渗透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这次实践不仅是对团队成员专业技能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一次深入体验。
学以致用,藏息相辅。 7月3日,团队前往里罗城村小学举办“物化实验启智,防溺安全护航”宣讲活动。常言道:“乡村教育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在里罗城村委会和信阳理工学院组织开展的“红帆智勇课堂”上,活动团队走进当地小学,为孩子们宣讲溺水知识,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了自我保护;物理化学趣味实验的演示,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无限好奇与热爱。尤为感人的是,学工队伍负责人耿晓菊代表团队进行了书包捐赠活动,每一个书包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房。“浅予深深,长乐未央,”这次支教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还让队员们感受到以小我之能量助力孩子们的发展和成长的深远意义。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发挥了当地红色资源的最大优势,更好地弘扬了红色文化,激励了广大学子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学习党的重要思想,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为祖国发展艰苦奋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信阳理工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兴村”的深刻内涵,深刻展现了信阳理工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把红色教育,爱国教育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之中的教学目标。
编辑:张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