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雨花赛虹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雨花赛虹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
  • 隶属院校:南京财经大学
  • 实践地区:江苏
  • 指导老师:陆秀军 金立林 王卓君
  • 团队队长:王伟欣
  • 团队成员:艾闻佳 杨宇惠 陈文敬 张梦圆 刘文韬 邓良昊 陈恩惠 王彦博 虞葛昊 胡艺潆 宋赫 林静雨 沈思远 张佳璇 姜庄烨 殷瀚文 潘雨涵 李仕霖 张亚轩 徐妍
  • 发布时间:2025-08-04
  • 浏览次数
团队展示介绍
  
  一、项目目的
  江苏省暨南京市“爱心暑托班”项目旨在为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和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等暑期看护困难的青少年提供看护服务,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题,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通过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活动,项目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健康心态和自立自强品格。项目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多方合作机制,提高实施效率和效果,确保暑托班的安全和高质量运行,特别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的暑期看护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二、前期准备
  (一)制定详细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表、预算等。确保计划中考虑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场地准备:提前与服务单位联系结对,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人数及具体地点等,制定“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计划。确保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并能够容纳所有参与者。
  (三)人员招募与培训:招募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他们将负责教学、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对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项目的目标、规定和操作流程。
  (1)通用培训:
  主要使团队参与人员具备志愿服务必需的知识技能,培养其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能力。
  (2)专业培训:
  主要使志愿者能够满足相关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展开专业培训课程,使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培训内容:
  ①统一授课培训:提供与各类活动相关的资料,在腾讯会议组织大家统一学习。
  ②备课:参与人员编写教案,课程内容大纲,确保教学课堂合理有序进行。
  ③模拟课堂:当志愿者完成备课训练后,组织一次试讲课,邀请老师点评,提升教学水平以及课程质量。
  ④专项培训:对志愿者进行拍摄、新闻稿撰写、ppt制作等方面的培训。
  (四)课程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设计适合的课程内容。大体分为五类:
  1)    思想引导
  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开班第一课和红色教育,通过党史故事分享、红色歌曲传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
  国学经典赏析:诵读《论语》《诗经》等经典,感悟国学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并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如剪纸、传统舞蹈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实践锻炼
  职业体验:带领学生走进地铁、消防、公安、城管等社会部门,了解不同职业的职责和日常工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科技体验:进行科学实验,如火箭模型制作、科技生态种植等,培养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增强法治观念。
  环保行动:参与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3)    劳动教育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绿化维护等活动,培养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农事体验:带领学生到农田体验种植和收获,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培养劳动技能。
  手工艺品制作:制作金箔装饰画、红船等,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烹饪课: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体验劳动乐趣。
  4)    心理健康
  心理团辅:引入心理专业老师开展团体辅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个别辅导: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辅导,解决个人困扰。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景剧表演:通过情景剧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素质拓展
  体育活动:每天安排1小时体育锻炼,包括篮球、羽毛球等集体项目,增强体质。
  艺术课程:教授学生绘画、书法等技能,发展艺术兴趣和能力。
  阅读赏析:每日安排1小时阅读时间,开展读书分享会,提升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科学探索:参与科技小制作,动手制作简单机械模型,提升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参与者在项目期间的安全。这包括场地安全、食品安全、急救准备等方面。
  三、活动阶段的内容安排
  (一)第一周
  (1)    思想引导
  “开班第一课”是首日的重要活动,邀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奥运冠军陆春龙等嘉宾在线上授课,主题为“薪火代代传、寻访伟大成就、从小学先锋”,旨在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随后几天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如《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红船精神》,通过党史故事分享和红色歌曲传唱,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锻炼
  职业体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地铁、消防、公安、城管等社会部门,了解不同职业的职责和日常工作。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职业的认识,培养职业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3)    劳动教育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绿化维护等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亲身参与社区建设,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服务精神。
  (4)    心理健康
  心理团辅课程由专业心理老师引导,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升心理素质。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让他们学会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5)    素质拓展
  每天的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等,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艺术课程如绘画和手工制作,则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意表达。
  (二)第二周
  (1)    思想引导
  国学经典赏析:每天安排时间诵读《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分享,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实践锻炼
  科技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如火箭模型制作和科技生态种植等活动。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劳动教育
  农事体验:带领学生走进农田,亲身参与种植和收获活动,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培养劳动技能和勤劳品质。
  (4)    心理健康
  个别辅导: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困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5)    素质拓展
  阅读赏析:每天安排1小时阅读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在读书分享会上与同学们交流心得。通过这一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第三周
  (1)    思想引导
  第三周将组织学生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和革命故事讲解,学生们将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他们的奋斗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    实践锻炼
  安排了模拟法庭活动。这项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司法程序,了解法律知识,通过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增强法治观念,培养辩证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3)    劳动教育
  学生将参与手工艺品制作,具体内容包括金箔装饰画和红船等非遗文化体验。通过动手制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手工艺技巧,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文化自信。
  (4)    心理健康
  第三周引入了音乐疗法课程。通过音乐放松身心,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5)    素质拓展
  安排了书法课程。书法作为传统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增强文化素养。
  (四)第四周
  (1)    思想引导
  通过学习并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如剪纸、传统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2)    实践锻炼
  参与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劳动教育
  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切菜、烹饪简单菜肴等。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食物,学生们能够培养劳动乐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4)    心理健康
  通过情景剧表演,学生们可以锻炼表达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情景剧的演绎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5)    素质拓展
  参与科技小制作,动手制作简单机械模型等科学实验。通过实践探索,学生们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科学素养。
  (6)    结业活动
  成果展示:举办结业仪式,展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如手工作品、书法作品、科技小制作等。
  表彰与颁奖: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
  一、通过视频及教学方式,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新江苏建设的伟大成就,学习青年先锋的力量,引领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在课程设置上,项目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并围绕思想引导、实践锻炼、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素质拓展等方面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吸引力。通过引入专业老师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课程内容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确保了他们在假期中的精神引领、学业辅导和生活陪伴。
  1、调研前期
  前往雨花台区街道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儿童的学习情况和日常活动如是否有相关体育艺术活动,知识科普活动。
  2、调研中期
  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介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爱心暑托班相关推文;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上传孩子们在本团队的“扶志扶智”支教活动中的学习片段及课下活动视频,此类平台用户对象主要为年轻人,网络中较为活跃,共情能力强,可达到很好宣传效果。同时,通过当地电视台的相关报道,借此宣传此次调研活动,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和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等暑期看护困难的青少年的关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公益帮扶和志愿服务中来,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3、调研后期
  在前期持续投送新闻稿的基础上,加大向各大线上线下的新闻媒体投送新闻稿的力度,并整合调研数据,根据调研结果调整投稿内容与方向。向社会各界展示我们的帮扶成果,提高社区儿童的生活教育水平,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儿童。同时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发扬志愿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团队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