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外卖实习实践团
- 隶属院校:河海大学
- 实践地区:江苏
- 指导老师:无
- 团队队长:陈燃
- 团队成员:陈燃,李子豪,戴宇轩
- 发布时间:2025-08-29
- 浏览次数:
团队展示介绍
河海大学大学校园外卖实习实践团开展实习实践:三人小队深耕一线,助力校园餐饮升级
2025 年7 月 10 日,校园外卖实习实践团正式启动,这支仅 3 人的小队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实践。团队以 “深入校园外卖服务链条、优化师生用餐体验” 为核心目标,凭借明确分工与高效协作,在一线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校园餐饮服务提质注入青春力量。
陈同学对接配送站点,专注配送效率优化;李同学进驻运营中心,负责数据统计与需求分析;戴同学监督餐品质量与流程。当日清晨,三人分别奔赴岗位。,陈同学学习路线规划逻辑,了解如何避开上课高峰、确保 30 分钟内送达;李同学熟悉后台系统,掌握订单数据统计与消费偏好分析方法;戴同学摸清餐品制作全流程,重点关注出餐温度(不低于 65℃)与卫生标准,快速进入实践状态。
实践期间,三人扎根岗位主动破题。陈同学发现校园新建宿舍楼配送常因路线不熟延误,利用课余手绘 “校园外卖配送地图”,标注最优路线与避峰建议,还建立 “配送互助群” 协调高峰支援。两周后,新建宿舍楼区域配送时间从 35 分钟缩至 28 分钟,延误投诉减少 20%;针对雨天餐品受潮问题,他建议平台加装配送箱防水隔层,使雨天餐品损坏率下降 18%。李同学分析订单数据时,发现周一、周四午餐高峰易致系统卡顿,且超 60% 师生需个性化备注,便联合平台推出 “分时段流量调控”,高峰前启动备用服务器,同时推动平台新增 “口味调整”“延迟配送” 等备注选项,实施后系统卡顿清零,个性化订单占比从 15% 升至 40%。戴同学在食堂建立 “餐品抽检台账”,每日抽查 8 份外卖,发现某窗口米饭分量不均后,建议用标准化餐盒定量,相关投诉降至零;还协助设计 “简易营养标签”,标注餐品热量与蛋白质,获健身师生好评。
为传递师生需求,三人搭建沟通桥梁:陈同学在宿舍区设意见箱,李同学线上发问卷,戴同学与食堂食客交流,3 天收集 200 余份反馈。针对 “订单追踪难”“客服响应慢” 等问题,他们组织小型座谈会,邀请 5 名师生、平台主管参会,最终推动平台 5 天内上线订单实时追踪功能,客服响应时间从 2 小时缩至 1 小时,投诉处理效率提升 35%。
两周后实践圆满结束,总结会上,团队负责人陈同学表示:“虽仅 3 人,但每人聚焦一点深耕,真正实现了知识到服务的转化。” 平台运营主管评价:“5 条落地建议让订单量增 18%,好评率达 97%,小团队有大能量。
文字作者:李子豪
图片作者:戴宇轩
社会实践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