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树
发布时间:2024-09-19 阅读:
立冬之后,山色渐衰。
冷雨欺凌中,红叶拼尽最后的心血,终于暗淡,结束一段迷人的艳丽。苍松翠柏依旧,点缀于山峦,些许绿意,阻挡不了季节的转换,一派枯黄扑面而来。
枯黄自有枯黄的姿态,密密压压、浩浩荡荡的样子,让人感觉到气势犹在。仔细辨认,正是一种叫青杠树的落叶乔木大面积凸出,密集地耸立在陡坡高岗,展示着一种不屈的精神来。
这种广泛分布于秦岭南坡的橡树类植物,连片生长,随处可见。由于耐燃易伐,是山里人家的主要燃料,抬头不见低头见。家居秦岭南麓的一座山城,90年代之前,城里居民煮水做饭,也拿它烧火。城郊集市上,每天都有卖柴的农户,背负沉重的柴火,或拉板车出山,远道而来,两三分钱一斤,换取一点灯油、盐钱。还有卖炭的,黑炭、白炭,都是青杠木烧制而成,价钱较高,条件好些的人家买去取暖。唐代诗人白居易体恤炭农的不易,《卖炭翁》一诗曾有吟叹,其中“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里的南山,指的正是秦岭终南山。自古以来,伐木卖柴,或者烧炭,都离不开青杠树,它是山农谋生的重要资源。
记得少时,曾随院子里的伙伴们一同上山砍柴,我们的目标,只是荆棘类灌木而已。高大粗壮的青杠树,是大人们的首选,伐倒之后,砍短捆成柴架,再系上绳索竖起,慢慢背回,差不多需要一天时间,干粮饮水自备。背回的木柴水分较重,还需锯成小段,再用斧头劈成四瓣,码垛风干,便是最好的柴火了。父亲也曾到城南的山上砍柴,回来的时候,别人是一架柴落地,他是两架。先在山坡伐倒合适的树木,剁掉傍枝,再从坡上把木头溜至山下,一分为二捆成两架,然后一段一段地交替背运,力气没有少费。
青杠树的果实叫橡子,属于坚果,淀粉含量较高,可以食用。树皮称为栓皮,是难得的软木材料,正确采剥的话,可以再生,也不影响树木生长。早年城里曾有家软木厂,红火了一个时期,后来关闭了,不少工人下岗。黑木耳原本寄生在枯死倒地后的青杠树上。人工种植技术推广后,基本上都是砍伐活木棒料,钻孔,埋上菌种,即可坐享其成。香菇的种植大同小异。还有天麻、猪苓等中药材,也全凭摄取它的养分。天然的利用价值,赐福于广大山农,不少人依靠林业种植增收脱贫。
山里农户们过冬,全靠火塘取暖。家家户户全天候烧柴,冰冷的寒舍,才会保持一定温度。袅袅青烟升起,不一定就是炊烟,更多的时候是在烧火。下乡的时候,曾在农户家火塘边坐过,烧的大都是刚刚砍回来的青杠树棒,一头吐着火舌,一头滋滋地响,里面的水分,在未燃的一端不停地冒泡。土法烧制瓦片陶罐之类,不用说也仰仗于它了。有些遗憾的是,并非每一座山上都有青杠树。有的稀稀拉拉,有的连山成片,有的不见踪影。地质环境各异,物有其适吧。相比而言,青杠树成林的地方,人更受益。
青杠树是很寻常的一个树种,刚硬挺拔,朴实无华。象世世代代与其相守的山民一样,虽经风霜雪雨,依然生生不息。它传递出来的坚忍不拔,源自大山的雄伟坚毅;它所奉献的一切,无愧于大山的仁厚。
寒风掠过,树叶子断续飘落。赤身走过这个冬季,在岁月的另一个山头整合聚集,到时候,青杠树依旧是秦岭山脉最强大的军团,最旺盛的一个部落。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校园文学推荐
- 梅花颂歌
- 我最早了解梅花是在小学毕业进中学时,那时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打动了我及周围的一大批人。
- 09-19
- 青杠树
- 冷雨欺凌中,红叶拼尽最后的心血,终于暗淡,结束一段迷人的艳丽。苍松翠柏依旧,点缀于山峦,些许绿意,阻挡不了季节的转换,一派枯黄
- 09-19
- 海滩的性格
- 世上没有相同的海滩,一如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 09-19
- 静默的炮台
- 来看大沽口炮台,是提前没有计划的,只是想去看看航母,顺道而已。
- 09-19
- 一盒蝴蝶酥
- 那是一个初秋的晚上,胡刚从S城出差回家,特意带回一盒蝴蝶酥,奖励儿子胡小勤获得市初中诗歌竞赛特等奖。小勤双手从父亲手中接过蝴蝶
- 09-19
- 父亲湖
- 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有两处知名的水景:一是温泉,一是龙井湖。一热一冷,一自然,一人工。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 09-19
- 我的故乡
- 故乡在绵江边,亦可说在绵江中心,因为围堤在途经故乡时拐了一个大大的U型,把丁、李两姓围在了防洪堤外。
- 09-19
- 从边疆来到天安门
- 一九六九年,西北边疆的形势特别紧张,为了练出一身过硬的本领,我们在冰雪中巡逻站岗,在凛冽的寒风和烁人的骄阳下进行拼刺、射击、爆
-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