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故乡的老井

发布时间:2024-10-23     阅读:
故乡让人留恋的东西有很多,可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那口老井。离开故乡很多年,想起故乡的老井,仿佛一粒石子触动平静的心湖,思绪的涟漪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

故乡的老井,坐落于大屋基——陈家大院的东头。据村里的老人说,老井同那院子一般年龄,已有着三、四百年的历史,井口四周被挑水人踩的光溜溜的痕迹,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老井是用青石砌成的,井口有二米见方,呈正方形,井深约三、四米,井底长满了水藻。井水从石缝中吐露出来,清澈而甘甜,如乳汁一般使人喜爱。它旱季不枯,雨季不涝,仿佛一位慈祥的老母,默默无闻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

故乡的老井,伴我走过了童年的时光,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小的时候,总喜欢蹬在光溜溜的井口边,看一串串小水泡从石缝中吐出来,然后慢慢地冒出水面,最后“啪”的一下破裂开来。接着,又有一串小水泡从水底冒了出来……这一串串的小水泡,仿佛老井均匀呼吸的气息,让我感受到老井无尽的生命,使人倍感亲切自然!偶尔累了倦了,我们就把小手放入水中,清凉的感觉立即传遍全身,让人感到一阵清爽,一切疲劳和烦恼都在瞬间烟消云散。

或有小伙伴从田野采来荷叶,大家便争先恐后地把荷叶放入井中,嘻嘻哈哈地往荷叶上浇水,晶莹剔透的井水滚落在荷叶上,仿佛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有节奏地在荷叶上跳动……偶有大人看见了,便会传来一两声吆喝:“哪家的娃儿些哦,把水整得稀脏,这是吃的咯嘛!”于是,孩子们便嘻笑着撒开脚丫,在大人的叫骂声中轰然散去……

从老井到陈家院子,是一条两三百米长的石板路。每到傍晚时分,忙活了一天的村里人便会挑着水桶,陆陆续续地来到井边,于是平静了一天的老井,开始逐渐地热闹起来。只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挑着水桶往来穿梭于院子和老井之间。没盛水的时候,木桶在身子前后晃晃荡荡,仿佛姑娘般欢快地舞蹈;盛满水的时候,扁担在肩上吱呀作响,仿佛村民在愉快地欢歌。一阵喧嚣过后,老井便又慢慢地平静下来,一下子变得出奇的宁静,只留下一串串湿漉漉的脚印,从老井一直延伸到院子尽头,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思。

夏天星光灿烂的夜晚,院子里的男女老少,便团聚在青石的井台旁边,或谈论着庄稼的长势,或笑议着邻里的嫁娶。倘若汗水湿透了衣襟,就在井边打一桶水,至上而下地浇遍全身,清凉的井水让人感觉到一阵惬意。而最让人回味的,是井边聚会时那融洽热闹的气氛,那东拉西扯荤荤素素的玩笑,那没遮没拦热热闹闹的欢声,在夜空中荡漾开来,把些许故事洒落在井边,给人留下滴滴诗意。那零零星星的诗意和朴实无华的故事,至今仍留在我的脑子里,成为对老井最温馨、最美好、最动人的回忆。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几个世纪以来,一茬又一茬的村里人,他们从井中汲水,靠井水生活,从井边走出;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精心呵护着村里的每一个生灵。如今,老井已被机井代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村子的云烟里,仍然氤氲着老井的气息;在子子孙孙,祖祖辈辈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老井的血液!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我心中的那一湾碧水
  • 每每想起儿时家乡的日子,总会有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青葱的岁月虽渐行渐远。
  • 10-23
  • 故乡的老井
  • 故乡让人留恋的东西有很多,可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那口老井。
  • 10-23
  • 绿道深深处
  •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拾得周末半日闲,与先生漫游在玉环湖绿道上。
  • 10-23
  • 口袋公园的生态反哺
  • 我所在的城市,在这几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拆迁工作,曾经在荒地繁茂而起的房屋,在时间洗刷和发展规划的变化下又被淘汰,再用现在的发展
  • 10-23
  • 风雨桥上的风景
  • 在我国湖南与贵州交界处的深山之中,有一座历经百年风雨木桥人们叫它风雨桥。
  • 10-23
  • 第一朵迎春花
  • 今年第一朵迎春花开啦!它开在紫金山上的樱花大道边的护坡上。昂首怒放,黄灿灿的花十分亮丽。
  • 10-22
  • 故乡的老屋
  • 我的故乡——水田村,听起来很响亮的名字。小村被广阔的田野和溪流包围着,看上去如仙境一般。
  • 10-22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