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老药箱里的春天

    2025-08-11    阅读:
    来源:黄思涵-安徽中医药大学
林小满第一次见到陈知意的药箱时,正蹲在楼道里哭。她攒了三个月零花钱买的墨兰,叶子黄得像被秋霜打过,根须在花盆里烂成一团糊。隔壁门“吱呀”开了道缝,穿灰布褂子的老人探出头,手里攥着块擦了一半的脉枕。

“烂根了?”老人声音像浸过药汁,带着点苦甘味。

小满抽着鼻子点头。她知道这老人是医生,却从没见他给谁看过病。楼道里的声控灯暗下去,老人摸出打火机,火苗在他满是皱纹的手心里跳了跳:“进来吧,我那儿有草木灰。”

屋子比想象中整洁,迎面摆着个梨木柜,抽屉上贴着褪色的药名:当归、白术、陈皮……最上层锁着个深棕色皮箱,铜锁擦得发亮,像只安静的眼睛。老人从柜角翻出个瓦罐,倒出些灰白的草木灰:“拌在土里,能收潮气。”

小满盯着那只药箱:“爷爷,您以前是看中医的?”

老人往花盆里撒灰的手顿了顿。窗外的玉兰花瓣飘进来,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十年没碰了。”他说。

第二天小满又来,带着自己熬糊的姜汤。“我妈感冒了,”她把搪瓷碗往桌上推,“药店的姜茶太甜,不如您教我熬药吧?”老人看着碗底焦黑的残渣,忽然笑了。那天下午,药箱的锁第一次在小满面前打开,一股混合着薄荷与陈艾的气味涌出来,像忽然吹进了整个春天。

箱子里垫着蓝布,整齐码着瓷瓶与铜秤。老人拿起支银亮的探针:“这是测药温的,以前给孩子喂药总得用。”他的手指抚过瓶身,忽然停住——瓶底刻着个“念”字。

小满后来从居委会张阿姨那听说,陈医生以前有个女儿叫念儿,八岁那年得了肺炎,他亲手开的药方,却因为一味药的剂量算错,孩子没救回来。“从那以后,他就把药箱锁了,再没给人看过病。”

那天傍晚,小满抱着救活的墨兰敲开陈知意的门。老人正坐在桌前,药箱敞着,里面摊着本泛黄的医案。“这是念儿以前种的兰草,”他声音发颤,“那年她病着,还念叨着要等花开。”

小满忽然懂了,为什么老人教她煎药时总说“火候要准,心要静”,为什么他摸脉时手指总轻轻悬着,像怕惊扰了什么。

三个月后,小区里传开了件事:陈医生重开了诊室,就在自家客厅。头一个病人是隔壁楼的小男孩,发烧不退,陈医生给他开了药方,又用那支银探针仔细测了药温,轻声说:“慢点喝,不烫。”

小满站在门口,看见阳光落在摊开的医案上,那页的边缘写着行小字:“医者,既要记着过失,更要想着救人。”窗外的玉兰开得正盛,花瓣飘进药箱,落在那支刻着“念”字的瓷瓶旁,像一句迟到了十年的原谅。
校园文学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校园文学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