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小院里,藏着一整个春天的秘密——那丛从墙角蔓延到窗台的月季,檐下挂着的吊兰,还有院中央那棵年年春天都开得热热闹闹的海棠,它们不像城里花店的花那样规整,却带着股野气的鲜活,连风拂过花瓣的声响,都像是在悄悄说话。外婆总说:“花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都知道。”那时我不信,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花真的知晓世间的许多事,知晓时光里的温暖,也知晓人心底的柔软。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花知晓”,是在七岁那年的春天。那时我刚上小学,因为怕生,每天放学都躲在房间里哭,不肯和邻居家的孩子玩。外婆没说什么,只是拉着我的手,蹲在院中的海棠树下,指着刚冒出来的花苞说:“你看,这花苞裹得紧紧的,像不像怕生的你?等它慢慢张开,就能看见里面的花瓣了,多好看。”我盯着那些粉嫩嫩的花苞,每天放学都跑去看,给它们浇水,对着它们说话。没过多久,第一朵海棠花真的开了,五片粉色的花瓣围着金黄的花蕊,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那天我格外开心,跑去拉着邻居家的妹妹来看花,两个小小的身影蹲在海棠树下,指着花瓣叽叽喳喳,陌生感就这样被花香悄悄融化。外婆站在门口笑,说:“你看,海棠知道你想交朋友,它开了花,帮你把朋友引来了。”
后来我上了初中,学业渐渐忙起来,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打电话,外婆总会说:“你种的那盆月季又开了,红得像火;吊兰长出了新的小芽,我给你剪下来栽在小盆里,等你回来带回去。”我总在电话这头应着,却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放暑假回家,推开院门,就看见窗台上摆着一排小盆栽,全是吊兰的幼苗,叶片绿油油的,透着生气。外婆说:“这些都是你之前种的那盆吊兰长出来的,它知道你喜欢,就拼命长,想让你每次回来都能带走一盆。”我蹲在窗台前,看着那些小小的吊兰,忽然想起之前每次回家,我都会对着吊兰说“要是能有更多小吊兰就好了”,原来它真的听见了,真的记在了心里。
高中那年,外婆生了一场病,住了很久的院。我放假回家时,小院里的花没人打理,月季的枝叶蔫了,海棠的叶子落了一地,只有那盆吊兰还顽强地活着,叶片却也没了之前的鲜亮。我心里酸酸的,每天早上都去给花浇水、松土,对着它们说:“外婆很快就会回来的,你们要好好长,等外婆回来看到你们,一定会很开心。”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去医院陪外婆,给她讲小院里的花:“月季长出新叶子了,海棠也冒新芽了,等你回家,它们肯定会开花的。”外婆听着,眼睛里就会泛起光。
没过多久,外婆真的出院了。当她推开院门,看见院中的花又重新焕发生机——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花苞,海棠的新叶翠绿,吊兰的叶片又变得绿油油的,她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这些花啊,知道我要回来,都等着我呢。”那天下午,外婆坐在海棠树下,我帮她捶着背,阳光透过海棠的枝叶洒下来,落在她的白发上,也落在盛开的花瓣上。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好像在回应外婆的话。
后来我去外地读大学,每年只能回家两次。每次走之前,我都会去小院里和花告别,给它们浇足水,对着月季说“要好好开花”,对着海棠说“等我回来看你”。而每次放假回家,刚走到巷口,就能看见小院里的花探出墙头——月季开得正盛,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海棠挂满了粉色的花,像一片云霞;吊兰从窗台垂下来,绿意盎然。外婆总会在门口等我,笑着说:“花早就告诉我你要回来了,前几天就拼命开花,就等你进门呢。”
去年冬天,外婆走了。我赶回家时,小院里的花大多都枯萎了,只有那盆吊兰还活着,叶片却也蔫蔫的,像在难过。我蹲在吊兰前,眼泪止不住地掉,对着它说:“外婆走了,你是不是也很想她?”那天晚上,我把外婆的照片放在海棠树下,摆上她最喜欢的点心,看着空荡荡的小院,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今年春天,我又回了一趟老家。推开院门时,却意外地发现,院中的海棠竟然冒出了新芽,月季的枝条上也长出了新叶,那盆吊兰更是长出了好几根新的藤蔓,垂在窗台边,绿油油的。我愣在原地,忽然想起外婆说过的话:“花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都知道。”原来,这些花不仅知晓外婆的爱,知晓我的牵挂,还知晓时光里的每一份温暖——它们记得我小时候蹲在树下看花的模样,记得外婆给它们浇水的身影,记得我们在小院里的欢声笑语。它们用重新发芽的枝叶,用即将盛开的花苞,告诉我:外婆的爱没有消失,它藏在花香里,藏在花叶间,藏在这个小院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回来,就能看见。
现在,我常常会给小院的花浇水、施肥,像外婆当年那样。每次蹲在海棠树下,看着新冒出来的花苞,我都会觉得外婆还在身边,笑着说:“你看,花知道你回来了。”是啊,花知晓一切——知晓岁月的流转,知晓人心的牵挂,也知晓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思念。它们在春天开花,在秋天落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时光里的温暖,也守护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