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激发用专业技能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洛阳师范学院立雪书院2406团支部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趣味闯关式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以“知识学习+场景体验+创意表达”为主线,设置四大闯关环节,将专业特色与时代主题深度融合,吸引全体同学积极参与。
入门关:理论筑基,解锁现代化认知 在“现代化知识充电站”环节,同学们通过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直观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明确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角色。大三学长结合“用Python做数据分析”的实践案例,分享专业知识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激励大家将技能转化为青春担当。随后的“表情包创作赛”中,同学们用梗图描绘心中的现代化愿景,以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创意表达,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独特视角。
实践关:技术赋能,践行科技向善理念 “代码初体验工坊”环节聚焦“科技为现代化筑基”,同学们通过Scratch图形化编程制作“垃圾分类小助手”小游戏,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实践中,体会信息技术对绿色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代码诗歌朗诵会”则别开生面,同学们用Python、Java、C++等多种编程语言,将“青春”写成三行诗,让代码与文学碰撞出火花,呼应现代化建设中“硬实力”与“软文化”的协同发展。
创意关:畅想未来,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在“未来畅想SHOW”中,“表情包提案墙”成为焦点。同学们围绕校园生活痛点,用便利贴写下“最想发明的校园小程序”——从智能自习室预约到垃圾分类指引,一个个“小创新”勾勒出技术优化校园治理的蓝图,体现“小创新推动大发展”的现代化实践路径。现场气氛热烈,创意提案引发热烈讨论。
传承关:数字铭刻,锚定青春奋斗坐标 活动最后,“二进制时间胶囊”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用二进制代码(0/1组合)在卡片上书写大学四年目标,例如用ASCII编码“01110011”(字母“s”)象征“software”专业理想。这种充满技术感的记录方式,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坐标,更象征着青年学子以专业能力为纽带,将个体奋斗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此次团日活动创新采用“低代码实践”模式,通过Scratch图形化编程降低技术门槛,同时首创“代码社交墙”——将微信聊天记录转成伪代码段制作趣味表情包,让专业特色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活动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以沉浸式闯关体验激发青年学子的专业认同与时代使命感,引导大家在数字化浪潮中找准青春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