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逐梦启新程——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喜获省赛金奖并开启2025级新生文化浸润之旅
一、科技创新赋能中医发展,AI舌诊系统摘得省赛桂冠
7月29日至30日,在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团队的“舌探知微”项目成为焦点。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患者舌象特征,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与个性化诊疗方案推荐,其核心算法融合了《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与现代机器学习模型,临床测试准确率达92%。项目负责人、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李同学表示:“我们希望用科技让中医诊断更精准、更普惠,让千年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此次大赛中,该校共有9个项目晋级现场赛,最终斩获1金8银,涵盖医疗服务、智能制造等领域,充分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成效。校党委书记谢瑞瑾指出,这一成绩标志着学校在“中医药+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鱼跃医疗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二、新生文化体验周蓄势待发,多维浸润筑牢专业根基
随着2025级新生即将于9月5日正式报到,学校精心策划了为期两周的“岐黄薪火”文化体验周,旨在帮助新生扣好中医药学习的“第一粒扣子”。活动亮点包括:
1. 经典与实践交融:开设《伤寒论》诵读会、中药炮制工坊等课程,学生可亲手制作麸炒山楂、九蒸九晒黄精等传统饮片,体验“制虽繁、不惜工”的匠心;
2. 名医面对面:邀请全国名中医杨骏教授、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一针一药治百病”的临床经验;
3. 科技与文化碰撞:开放中医智能诊断实验室,学生可体验AI舌诊、脉诊设备,对比传统诊疗与现代技术的异同;
4. 非遗技艺传承:引入庐阳殷氏字画、糖画等非遗项目,将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如用中药材染料创作漆扇、植物拓染布帛。
三、传承创新双轮驱动,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
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持续深化教育改革:
• 精英教育体系:设立王琦国医大师“精英班”,通过长学制培养、跟师研习等模式,打造中医药拔尖人才;
• 课程改革先行:推出“中医智能诊断”微专业,将AI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并建设温病学智慧课程,运用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 实践平台拓展: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济人药业等共建产学研基地,让学生在中药材种植、炮制、检测全产业链中锤炼技能。
正如校长许钒在开学典礼上所言:“至精至诚是立业之本,惟新惟实乃发展之道。”该校正以“守正创新”为指引,努力培养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前沿科技视野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安中医力量”。
从省赛金奖的科技突破,到新生体验周的文化启蒙,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正以传承为笔、创新为墨,在中医药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新篇章。随着2025级新生陆续踏入少荃湖畔的校园,这股“岐黄新势力”将在经典与现代的交织中,续写“大医精诚”的时代华章。
校园新闻推荐
- 医教科研齐发力,传承创新谱新篇
- 2024年下半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等多领域成绩斐然。从新生入学开启杏林逐梦之旅,到学术会议汇聚前沿思想,再到
- 08-17
- 裴斌:从医路漫漫,初心永不改
- 裴斌,湖北医药学院1977级校友,籍贯湖北竹山。现任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也是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
-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