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直播间,浪里白条实践团的“技术对接”直播吸引众多关注。成员指着一台小型采样机器人说:“它重仅3公斤,可由无人机投送,特别适合黄河滩涂区域采样。”
实践团结合实地经历讲解:去年在黄河某段做生态监测时,人工采样受水流影响数据偏差大,改用机器人后连续获取72小时实时数据,精准度提升40%。导师补充:“大赛展示的水下通讯技术,能解决黄河监测数据实时传输难题。”
直播中,他们还与3支参赛队现场连线,探讨机器人在黄河清淤、鱼类栖息地调查中的应用可能。观众留言称:“第一次知道水下机器人能为黄河做这么多事。”
实践团透露,已与2家参赛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共同研发黄河专用监测机器人。这场直播不仅展现技术魅力,更搭建起海洋科技与黄河治理的合作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