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农业大学,有群“特殊住户”比学生还“自在”——它们不用抢图书馆座位,不用赶早八课,仅凭一身软毛和“喵喵”叫,就把师生们变成了“专属铲屎官”,活成了校园里的“喵主子”。
清晨的食堂后门,是“橘座”的专属“干饭区”。它踩着小碎步蹲在台阶上,尾巴轻轻一甩,对着路过的同学“喵”一声,立马有人从早餐袋里分出半个肉包。有同学调侃:“我赶早八还得挤食堂,它倒好,干饭不用排队,主打一个‘校园干饭VIP待遇’。”要是遇上雨天,还有人专门把纸箱改成“临时猫窝”,垫上旧围巾,生怕“橘座”淋着。
图书馆旁的“三花学霸”更会“拿捏”人心。午后阳光正好时,它总趴在台阶上,见有人抱着书本路过,就慢悠悠蹭过去,用脑袋顶顶人家的手背。有考研同学干脆把复习资料摊在旁边,拍张“猫咪陪读照”发圈:“有‘喵监工’在,摸鱼都不敢了,复习效率直接翻倍!”
这些“喵主子”还自带“社交属性”。有同学因为给同一只小黑猫喂过粮,从陌生变成了好友;老师上完课路过,逗逗“喵主子”,疲惫都少了大半。学生社团甚至组建了“喂猫小分队”,给每只猫做了“身份卡”——“姓名:煤球;出没点:教学楼旁;禁忌:不让碰尾巴尖”。
如今在江农,“撸猫”成了校园日常,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用软乎乎的爪子“占领”了师生的心,也给校园添了份独一无二的治愈感——毕竟谁能拒绝一只会撒娇、会“监工”的“喵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