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漫进教学楼走廊时,我忽然发现,曾经用来标记“新生”的校徽,边角已悄悄磨出了柔光。大三的日子像一杯温吞的茶,没有大一初来乍到的雀跃,也少了大四临别的匆忙,只在晨读与晚课的间隙,漫出淡淡的回甘。
清晨的图书馆总留着熟悉的位置,靠窗的座位能看见香樟叶在风里翻涌,像翻不完的专业书里,那些渐渐清晰的知识点。不再像大一时抱着课本茫然打转,如今指尖划过笔记,能准确圈出重点,也能在小组讨论时,从容说出自己的观点——原来成长从不是突然的顿悟,是无数个在自习室里,把困惑揉碎又拼起的清晨与黄昏。
午后的操场少了些喧闹,偶尔会和朋友坐在看台上,分享一杯热奶茶。聊起未来的方向,有人说想考研,有人计划实习,不再是大一时“随便聊聊”的轻松,却也没有想象中的焦虑。风掠过发梢时,我们忽然笑起来,原来大三是站在岔路口的温柔停留,既看得见来时的脚印,也能望向远方的灯火,不必急着奔跑,却已悄悄攒好了向前的力量。
夜晚的宿舍多了些安静,不再是大一大二时整夜的嬉笑打闹,有人对着电脑做报告,有人在台灯下背英语单词,偶尔也会关掉屏幕,聊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比如商业街新开了家饭店,或是楼下流浪猫又胖了一圈。走廊尽头的窗户能看见月亮,它把清辉洒在晾衣绳的衬衫上,也洒在我们低头忙碌的身影上,温柔得像在说:别急,那些正在努力的时光,都会在未来开出花来。
如今走在校园里,会下意识避开人群拥挤的新生报到处,却会在路过教学楼公告栏时,驻足看一眼相关信息;会笑着给问路的学弟学妹指方向,想起两年前那个慌张找教室的自己。大三的日子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藏着最踏实的成长——像一棵树,在不知不觉间,把根扎得更深,也悄悄长出了新的枝丫,等着在未来的某一天,遇见更辽阔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