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2025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5188班党支部、团支部联合组织开展“走进秦腔文化”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先后赴陕西秦腔博物馆、易俗社文化街区及易俗社剧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集体观看了秦腔艺术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探馆寻源:秦腔之魂,薪火相传
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同学们通过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系统了解秦腔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发展脉络。重点观摩了传统木偶戏道具、经典剧目服饰、脸谱工艺以及相关碑刻书法作品,深入了解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通过现场学习,同学们对秦腔在文学、音乐、美术与民俗等多领域的融合性特征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理论素养。



图1、2、3:同学们参观陕西秦腔博物馆 裴璐瑶供图
二、登台观演:鼓乐铿锵,余音绕梁
同学们现场观看了题为“嗨易俗·庆国庆呷美食·赏非遗”的秦腔专场演出。演出以历史传承为主线,结合现代舞台技术,生动呈现了秦腔艺术的时代生命力。演员们精湛的唱腔演绎和富有张力的表演,使观众深切感受到西北戏曲高亢激越的艺术风格。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增强了其对地方戏曲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直观认知。


图4、5:同学们观看秦腔专场演出 裴璐瑶供图
三、街巷流韵:灯火映国色,文化润人心
活动期间,同学们还实地走访易俗社文化街区,考察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化利用情况。街区通过非遗展示、民俗市集、节庆氛围营造等方式,实现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公共生活的有机融合。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结合专业背景,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路径等问题展开交流,深化了对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的理解。

图6:同学们走访易俗社文化街区 裴璐瑶供图
本次研学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艺术实践相结合,是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观演与互动交流,同学们切实增强了文化自觉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未来,硕5188班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拓展文化育人载体,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践行使命担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