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滨海的台风

发布时间:2025-04-20     阅读:
最近包邮区正值台风“贝碧嘉”的侵袭,连绵的大雨和呼啸的台风,早晨起来发现宿舍卫生间里被震碎的梳妆镜,楼下五六七八个彩色衣架,无不宣示着台风在场的证据。
其实我对台风,是很有感触的,源自十几年前在滨海的经历。滨海,濒临黄海,包揽了我小学近乎一般的暑假,滨海郊区凉爽惬意,是我童年的盛夏天堂。但也由于濒临黄海,这个小城的夏天常常遭受大小台风的肆意攻击,我经历的可能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罢。那些台风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台风带来的回忆,或苦涩或甜蜜,都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碰的感受。
台风的威力其实是巨大的,特别是刚刚从海上登陆的,在空旷郊区的破坏性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巨风裹挟着暴雨,在室内可以听见外面的呼啸,一声一声,院子里其他住户的玻璃有的受不住风雨,在纯黑的夜晚崩裂,不过很快被淹没在环境中,那些碎片散开的声音是那样清晰,仿佛现在就砸在敲键盘的我头上似的。电力和水利被强制破坏,没有蝉鸣的夏夜,断水断电,除了电闪雷鸣外没有光亮,除了倾泻不止的大雨外没有水源。
我们住的二层小楼并不算高,两层楼加起来也不过六七米。但已经能感受到房屋在飓风中有些晃动,外面乱乱的,什么声音都有,但都被风雨声很快带走,什么都不给我的耳朵留下。
我本坐在一楼门口,看同样慌慌张张的大人们走来走去,黑夜中看不见脸,只有一道道黑影,但我却并不害怕。家里还有应急蜡烛,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一根又白又长的蜡烛,将燃烧着的蜡烛微微倾斜,那蜡烛油便滴落在窗台上,趁还未冷却再将蜡烛底部放在蜡油上,那蜡烛便能保持直立燃烧而无需人手持了。我刚想夸爸爸聪明,但没过一会儿那蜡烛便在风雨中在微微摇晃的窗台中保持不了直立而跌落下来。我斜视着,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但爸爸一直都是很有办法的人,不知道他从哪拿两个喝完的啤酒瓶子,在里面灌了八九成雨水,又把灌了水的瓶子立在窗台上,将蜡烛插在瓶口处,点燃后,蜡烛便稳稳地烧着了,无惧风雨,稳稳当当,不摇晃,也不熄灭,另一个瓶子也是如此操作,两束烛光就这样那风雨飘摇的深夜持续传递光亮和温暖,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吧。
又过了不一会儿,妈妈和几个阿姨婶婶提着热水来了,悉数倒进了盆子里,条件简陋,妈妈给我简单梳洗了一下就“勒令”我上床了,我自然是不肯的。我呆呆地看着一楼的水位渐高,混着泥土灰尘的雨水慢慢爬过一楼的门前台阶。爸爸把我抱上二楼,二楼是更黑的,我趴在二楼的半露天走廊栏杆上,看那天上一颗星子也没有,只时不时有红色或蓝紫色的不规则闪电划过,短暂地温暖半边天。爸爸拿来两只手电筒给我,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台风中紧缺的物资,只举着手电筒对着天上一通胡乱照射,看能不能照亮头顶上的那片小天空,能不能透过天空看到远古的秘密;看那些连缀成线的雨滴是如何在手电筒的光束中闪闪发亮,像有规律有阵法的织衣银针,在长大后很多个几近崩溃的夜晚缝缝补补;看年幼的我发丝在台风中、手电筒的照射下、在雨迹斑斑又潮湿的童年里如何摇曳。
......后来,我有了经验,傍晚天边不正常的橘红、天地间末世一般的灰蒙蒙、没有晚霞和云彩的黄昏,都成为一场不会停的台风雨的前兆,在灾难爆发前用最无声的方式告诉我——回家吧。
作者:马一诺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活推荐
  •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12团支部开展四月团日活动
  • “立冬恰趣,稚梦暖冬”手工制作活动
  • 法学2304团支部开展常见法律问题的调研及援助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