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心灯长明,支教路上的星光接力

    2025-07-19    阅读:
    来源:惠州学院 23汉1黄慧珊
       “未历风霜,不知世路艰辛;未涉沧浪,难悟苦中真味;未拾星火,怎见纯粹之光。”这三重叩问,恰似晨钟暮鼓,指引着我走向志愿服务的朝圣之路。而故事的扉页,是姐姐在黄昏饭桌上推来的那张支教志愿书。
       那年,姐姐将三支一扶报名表轻放餐桌时,碗筷与瓷盘的轻碰声仿佛命运叩门。我对乡野的认知仍停留在童年碎片里:蛛网般的土路在暮色中蜿蜒,老路灯在风里明明灭灭摇晃,像瞌睡人的脑袋。我不解地问:“城里不好吗?”姐姐眸中跃动着星子般的光:“有些地方,连路灯都需要有人去点亮。”
        三年后我踏入大学校门,行李箱里装着姐姐寄来的支教日记。当"三下乡"的旗帜在晨风中舒展,我终于懂得她眼底的光芒从何而来——拖拉机吭哧的喘息应和着空山鸟语,扬尘在阳光下织就金色纱幔。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水泥裂缝间萌发的野花是最生动的教具,斑驳黑板上的粉笔画,正将山外的星河徐徐铺展。
        我们为课堂设计吵得面红耳赤:在诗词课里藏进动画片,把动物画变成森林探险,把烦恼存进纸飞机中放飞。孩子们眼睛突然发亮的瞬间,我忽然懂得姐姐说的"幸福"——那是看见星火在他人眼底燃起的颤动。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过了一年,现在我仍然会想起深夜备课时窗外闪烁的星星;想起那个总爱打架却默默帮我们扛起比他还高行李的男孩文超;想起那个在离别时塞来沾满泪痕信封的嘉欢;想起那个用小小的身子领我们穿越漆黑村巷的锦凤……
姐姐当年播下的种子,如今已在我心田长成亭亭如盖。晨雾中的支教旗帜依然在记忆里飘扬,而我的行囊已装满星光。那些在田埂上追逐朝阳的身影,那些把野花插在我们鬓角的稚嫩小手,都在诉说一个永恒的寓言:每颗心都是未琢的璞玉,等待另一颗心的温度来唤醒光华。
        如今我依然跋涉在志愿长路上,看千万盏心灯汇成银河。志愿者的行囊永远装不满,因为总有人在前方点亮新的星光。姐姐当年种下的那颗种子,如今已长成遮天蔽日的绿荫,而我们的故事,正在更多年轻掌心里续写新的篇章。  撰稿人:惠州学院 23汉1黄慧珊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学习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