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楷模之光,照时代之路
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在寒风中绽放,当塞罕坝的林海在荒漠上扎根,当抗疫一线的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总有一些身影,在时代的画布上镌刻下滚烫的印记。他们是"时代楷模",是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精神火炬。
一、坚守者:在平凡中淬炼伟大
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村庄,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在边境线上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她不懂什么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只知道"边境线就是生命线",在零下四十度的风雪中,用布满冻疮的手丈量国土,用嘶哑的嗓音向每一个牧民讲述守边的意义。这份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却让"中国"二字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了最厚重的分量。
同样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还有"当代愚公"黄大发。贵州大山里的草王坝村,曾因缺水世代贫困。这位村支书带领村民,用钢钎、铁锤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水渠,历时36年,挖出一条跨越三座大山、总长9400米的"天渠"。当第一股清水流进干裂的土地时,黄大发布满老茧的手轻抚着渠壁,像抚摸着新生的婴儿。他用一生的执着证明:伟大,从来都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二、创新者:以奋斗之姿开拓未来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敢为人先的开拓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追逐"禾下乘凉梦",在稻田里度过了80多个春秋。当他顶着烈日在试验田筛选稻穗,当他在实验室里反复测算数据,心中始终装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信念。他研发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亿亩,增产粮食数千亿公斤,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关心稻穗的长势——这份对科学的执着,正是创新者最动人的底色。
在航天领域,"嫦娥"团队、"北斗"团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航天报国"的答卷。为了让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科研人员在大漠戈壁的试验场日夜攻关,在实验室里熬过无数不眠之夜。当北斗卫星成功定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当"嫦娥"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人类足迹,这些创新成果背后,是一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传承。他们用创新突破封锁,用奋斗追赶时代,让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三、奉献者:用大爱温暖时代温度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无数医护人员化身"白衣战士",奔赴抗疫最前线。张定宇,一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拖着蹒跚的脚步与病毒赛跑。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却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凌晨的医院走廊里,总能看到他扶着墙壁艰难前行的身影。"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份与生命赛跑的勇气,让奉献二字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用青春诠释了奉献的意义。北师大毕业的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广西百色的大山里。她帮村民修公路、建砂糖橘产业园,把扶贫日志写满176篇,却在一次返程途中遭遇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的日记本里写着:"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这份对人民的赤诚,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绚烂绽放。
时代楷模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而是我们身边可感可知的榜样。他们用坚守告诉我们,平凡岗位能创造不凡价值;他们用创新启示我们,奋斗是跨越赶超的密码;他们用奉献昭示我们,人民立场是永恒的坐标。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想想黄大发凿渠的执着;当我们在生活中计较得失时,看看布茹玛汗守边的纯粹;当我们在人生路口徘徊时,学学黄文秀扎根泥土的坚定。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光体。或许我们成不了载入史册的楷模,但可以做自己岗位上的坚守者、创新者、奉献者。当千千万万的微光汇聚,便能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这正是时代楷模精神最深远的意义——不是让我们仰望星空,而是让我们成为星光。
大学学习推荐
- 有关教研活动总结集合
- 本学期,我们组织全体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有关学习材料,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信念
- 07-30
- 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2025范文
- 我园从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业务技能,加强检查指导,抓好细节管理,定期总结反思,开展丰富的活动,创新常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