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枫林三色”绘就振兴图景,湘大学子探寻醴陵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30     阅读:

(通讯员:刘娟)6月26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株洲醴陵市枫林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从湘潭出发奔赴醴陵市枫林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深入这片融合“红色基因、绿色生态、金色产业”的乡土,通过实地调研探寻乡村振兴的枫林路径。此行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千万工程”经验的号召,为健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贡献青年智慧。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合影

枫林小镇,三色振兴。枫林镇,一个听起来就充满诗意的名字。对实践团的同学们来说,它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块小小轮廓,而是即将展开实践画卷的立体地点。这里,承红脉之根,作为耿飚、郭鹏、宋时轮三位开国将军的故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展绿韵之味,金桥社区四季飘香的瓜果采摘园和连片的荷塘,吸引着游客前来体验农家乐;这里,铸金链之兴,隆兴坳村独特的皇菊基地和飘着艾草清香的特色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当地正尝试将这三抹亮色交织融合,探索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金桥社区郭鹏将军广场

扎根乡土,做“真”调研。“我们这次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扎下去,当几天‘枫林人’。”实践团带队老师常伟鹏这样叮嘱队员。此次枫林之行,实践团成员提前做足了功课,认识到国家始终强调“乡村振兴要依靠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枫林镇正是这样一个靠自己“家底”摸索出些门道的地方。他们了解到,枫林镇的底气,正源于其独特的“红脉”“绿韵”“金链”——将军故里的红色基因铸就了精神之魂,四季瓜果与荷塘田园编织了生态之美,皇菊飘香与艾草工坊则锻造了产业之基。这三色资源相互滋养,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据此,实践团成员将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亲身体验等方式展开调研。

仔细规划,直击发展。为了真切感知这片土地的发展脉搏,实践团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在金桥社区,成员们将走进四季瓜果采摘基地,与负责人详谈项目如何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岗位和合作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向技术人员了解智能大棚、生态种植等技术的应用成效,并倾听在基地忙碌的村民们讲述收入变化和生活改善的故事。在隆兴坳村,探访重点将落在皇菊基地和艾草精油工坊。成员们计划向负责人了解特色产业选择、深加工产品开发(如皇菊茶、精油)及市场开拓情况,特别是如何巧妙融入“将军故里”的红色元素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他们也将走入田间与车间,与种植皇菊、参与艾草加工的乡亲们话家常,记录下他们参与产业的方式、学到的技能以及产业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


图为四季瓜果采摘基地实拍

知行合一,成长历练。对于团队中不少首次参与“三下乡”的成员而言,此次醴陵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入乡村大课堂的学习机会,更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宝贵平台。“很期待能真正走进乡村,听听老乡们怎么说,看看他们怎么干。”队员何敏怡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希望我们带去的小小助力,能为枫林的发展添一点光热。”团队成员期待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倾听乡音,感受乡情,在服务乡村的同时深化对农情国情的理解,提升调查研究、沟通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为实践团出发路上的合影

车轮驶向枫林深处,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株洲醴陵市枫林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调研与服务之旅正式开启。未来,他们的足迹将遍及将军故里、生态田园与特色工厂。他们期待,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为枫林镇的红绿金三色图景,增添属于青年的一抹亮彩。

作者:刘娟    来源:湘潭大学 刘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湘大学子三下乡探访金桥社区振兴路
  • 6月26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株洲醴陵市枫林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株洲醴陵市枫林镇金桥社区,他们带着笔记本和相机,用青春视角解码
  • 06-30
  • 一把剪刀传递爱,一缕温情暖人心——塔里木大学外国语学院“剪系温情,爱满乡邻”三下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