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第一课,他们一起“玩手机”——AI技术点亮乡村儿童数字未来
“同学们,手机不只是用来打游戏、刷视频的,它还能成为认识世界、创造未来的钥匙!”在群山环抱中的小河乡乌石村乌石小学的教室里,大学生志愿者小杨的话语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7月2日,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星火”实践队的成员们为当地儿童精心准备的第一课,竟是从“一起玩手机”开始——不过这一次,手机是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
(图为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AI技术 龚宸仪 供图)
课堂上,孩子们第一次在志愿者引导下体验了AI的奇妙魅力。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语音助手发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哪一个奥特曼是最厉害的?”“我未来十年会是什么样子?”——提问声此起彼伏,AI智能应答瞬间点亮了无数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在“AI绘画”环节,孩子们兴奋地描述着心中家乡的模样:“有金色的麦田,红色屋顶的房子,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当一幅幅充满童真想象的乡村图景在屏幕上生成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笑。
(图为小朋友积极参与AI课堂 龚宸仪 供图)
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模样?在做什么呢?”孩子们的小脸上写满憧憬,认真地向AI描述起来,当这些承载着个人梦想的“未来画像”逐一呈现在屏幕上时,教室彻底沸腾了! 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屏幕:“那是我!”“看,她变成老师了!”“哇,他当警察好酷!”惊呼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他们争先恐后地围到志愿者身边,急切地想要保存下这张属于自己的“未来名片”,合照时的眼神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AI技术像一面神奇的镜子,让孩子们清晰地“看见”了自己心中那个模糊却充满希望的未来模样。它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也在他们心中悄然埋下了为梦想努力的决心。
(图为小朋友和AI生成的未来的自己合影 龚宸仪 供图)
星火志愿队的“小老师们”精心策划的AI启蒙课堂,不仅带领青少年探索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生动展示其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与智能,更系统讲解了网络安全规范与信息辨别的实用技巧。课程内容涵盖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行为准则以及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等。该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在认识科技力量的同时,切实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工具为我所用”的理性思维,提升其在数字时代的判断力与自主性。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体验AI技术 龚宸仪 供图)
“我们不只是来传授技术,更想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见数字时代山乡发展的无限可能。”实践队带队老师周真老师点明初衷。在后续实践中,团队还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探索AI助农科普、电商直播等创新课程,让科技真正扎根乡土。当孩子们用AI描绘出心中“未来的家乡”——有无人机在茶园巡弋,有智能温室培育菌菇,那些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已然昭示着技术为乡村注入的澎湃想象力。
一节特殊的“玩手机”课,颠覆了山乡对小小屏幕的认知。当稚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对世界的追问,当AI生成的画作映照着他们对家乡的瑰丽憧憬,一颗颗数字时代的种子已悄然播撒。科技之光平等地照进大山深处,孩子们手中紧握的不再仅是通信工具,更是打开知识宝库、连接广阔天地的钥匙。
(通讯员:周真 龚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