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武昌工学院校团委暑期“三下乡”团队——齐心共赴长江十年禁渔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自国家发布长江十年禁渔文件以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进一步了解其相关政策,武昌工学院团委“‘江’心比心,‘渔’你同行”调研团队深入宜昌市进行走访调查。
武昌工学院团委“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于6月30日下午踏入宜昌市档案馆,聚焦宜昌禁渔,深入挖掘相关资料,并以此为纽带,串联起长江生态保护的诸多关键信息。旨在以青年之眼,观察禁渔成效,以青年之力,宣传保护理念,为长江生态修复助力发声,也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了解并参与到长江生态保护的伟大行动中来。
团队成员在宜昌市档案馆合影翁敏欣供图
项目团队结合电子资料库和纸质文件,从中搜集到了相关数据与资料如《长江流域的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宜昌年鉴2022》《宜昌水利志》等。
《长江流域的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其中提及了长江宜昌段禁渔的核心内容,包括禁渔范围、管理要求、执法措施及实施成效等关键信息。禁渔范围涉及宜昌市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18年起永久实施禁捕;禁用拖网、刺网、电鱼、炸鱼、毒鱼及“灯光网”等14类渔具等管理要求,以及长江宜昌段鱼类资源量显著提升等实施成效。
选取有关资料书籍杨思航供图
《宜昌年鉴2022》从中了解到宜昌市禁捕退捕工作推进情况,如全市1878艘渔船、3678名渔民全部上岸,提前一年完成退捕任务,以及宜昌市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1年全市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超过6000万尾,促进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书中还提及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和水利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执法监管力度,2021年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开展日常巡查540次,立案查处水生态保护违法行为15件,实施行政处罚14件。同时,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局组织库区非法垂钓、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35次,依法销毁钓鱼竿233根,维护了禁渔秩序。此外,宜昌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对长江等183条河流、11个湖泊实现管理全覆盖,为长江禁渔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搜集相关纸质材料并记录杨思航供图
《宜昌水利志》中,获知宜昌市长江流域禁捕的相关规定,如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清江长阳段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从2018年起实施永久性禁捕;包括长江干流宜昌段232公里和与干流相连水域上溯2公里等水域实施十年禁捕。以及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宜昌全市长江流域禁捕水域禁止垂钓,旨在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同时明确了禁钓区、限钓区范围及禁止行为,包括在禁渔期和禁钓区内,禁止使用多线、笼子钩、盘钩等对资源破坏较大的钓具钓法,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饵料、窝料和添加剂,禁止使用探鱼设备、视频辅助装置等工具,禁止利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进行垂钓,禁止垂钓《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列明的水生野生动物等。
团队成员查找相关文献杨思航供图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健康关乎千秋万代。然而,过去过度捕捞致使长江生态受损,珍稀鱼类生存艰难。正如《长江流域的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提及的,长江西临峡因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修建,生态环境改变,葛洲坝坝上水域成为长江鲟鱼、胭脂鱼等珍稀鱼种的产卵场,春季进补工作意义重大,亟需严格执法杜绝捕鱼。
宜昌市在禁渔工作中成果斐然。自2018年起,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永久禁捕,2020年禁渔范围进一步扩大至长江干流宜昌段232公里及相关支流。这些举措成效显著,长江宜昌段鱼类资源量提升,“四大家鱼”自然繁殖量增加,江豚种群增长,绝迹多年的鳤鱼重现江面。同时,退捕渔民成功转型为“护渔员”,组建巡护队,累计巡江23万公里,劝阻违规行为超8000起。
宜昌市在禁捕退捕工作上不遗余力。提前一年完成退捕任务,全市1878艘渔船、3678名渔民全部上岸。为恢复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宜昌市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1年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超6000万尾。市生态环境局和水利部门协同合作,2021年开展日常巡查540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5件,实施行政处罚14件。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局也组织专项执法行动35次,依法销毁钓鱼竿233根,有效遏制非法捕捞。此外,宜昌市以河湖长制为依托,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对183条河流、11个湖泊实现管理全覆盖,为禁渔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团队成员查阅相关报刊资料俞苏娜供图
宜昌市还明确了常年禁捕和十年禁捕水域范围,并规定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长江流域禁捕水域禁止垂钓。禁钓区与限钓区划分清晰,禁止行为明确,旨在保护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宜昌市的禁渔工作,是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生动实践,为长江生态修复筑牢防线。此次档案馆之行,让团队成员深感长江生态保护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禁渔工作进展,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为守护长江生态贡献力量,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共筑绿色美好家园。
作者:梁子祥 饶语涵 俞苏娜    来源:宜昌市档案馆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三下乡实践调研:探访长江十年禁渔生态实地记录政策成效
  • 宜昌民宿老板谈长江禁渔:一江碧水带来旅游新机遇
  • 寻总书记足迹,探医圣祠文化
  • 寻总书记足迹,探医圣祠文化
  • 循总书记足迹,探医圣祠文化——河南科技大学学子的实践之旅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祠,对中医药
  • 07-03
  • 武昌工学院校团委暑期“三下乡”团队——齐心共赴长江十年禁渔之约
  • 外国语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系列报道(二)——“合语筑梦”青年队顺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