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增长才干、学思践悟,7月3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移动科技馆”志愿服务团队走进上八里中心学校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物理科普展上,队员们精心准备“看见声音”、“牛顿的噩梦”、“会吐火的泡泡”等多个科学实验。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实验引得现场惊呼不断,孩子们眼神中满是兴奋与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为什么声音能让气球动起来,还能让光斑有这么多变化呀?”“为什么泡泡会着火呀?”接连不断的问题,充满对科学现象的强烈求知欲。面对孩子们的好奇,科普队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其中原理,向同学们解答了关于科学展示的各种问题,全方位地让同学们充分地了解了相关科学知识,为孩子们叩响了探索物理世界的大门。
此外,为了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科普团队还特意为小学员们开展了以“科学家的故事”为主题的思政课。志愿者们通过讲述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效力,钱伟长“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品格。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在孩子们心中激荡起澎湃的爱国情怀,许多学生更是当场立下“科技强国”的学习目标,表示要从现在做起,夯实科学基础,将来为祖国科技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此次“移动科技馆”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不仅为乡镇学子打开了科学探索的新视窗,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求知求真的科学火种。更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了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通过科普讲解、实验演示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既点燃了乡村学子的科学梦想,又培育了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为科技人才培养和乡村教育振兴探索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