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红石榴”民族大团结实践队开展防溺水知识普及宣讲
为增强乡村群众的防溺水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6月24日,九江学院“红石榴”民族大团结实践队走进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深入当地学校和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以“水深危险莫涉险,防范未然保平安”为主题的防溺水知识普及宣讲活动。宣讲活动首先聚焦于学生群体,在乐安县金竹畲族乡人民政府的会议室中,实践队成员们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为在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溺水知识讲座。宣讲活动主要包含“溺水事故现状、溺水的高发场景与原因、预防溺水与自救和救援方法”等内容,以详实数据揭示溺水事故严峻形势,结合野外水域、城市景观池等高风险场景案例分析,强化同学们的防范意识。重点讲解"六不"原则,通过互动问答巩固知识要点,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指导同学们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切实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讲座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又前往当地的彩绘村,向村民们宣传防溺水知识。彩绘村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丽的乡村风光而闻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溺水风险,尤其是村内及周边的河流、池塘等水域。为了更好地普及防溺水知识,实践队成员们走进村民家中,他们特别关注村内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发放宣传手册、与他们唠家常,在亲切的交流中普及防溺水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队员们与村民的距离,也让防溺水知识深入人心。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村内水域的安全隐患,并传授了溺水自救与救援的技巧,村民们对实践队的宣传表示欢迎和支持。此外,实践队还与村里的干部一起,对村内的水域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避免发生溺水事故。实践队通过此次活动将专业安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技能,在知识讲解和情景模拟下,当地学生和居民直观认识到水域安全隐患,掌握科学自救互救方法。活动现场发放的防溺水安全手册成为流动的“安全课堂”,推动防溺水意识从校园向家庭、社区辐射,同心协力密织安全防护网。
在此次防溺水知识普及宣讲活动中,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服务范围。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形成家校社协同联动的防护机制,让我们携手努力,用爱和责任守护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