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华航学子“三下乡”走进黄儿营村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6月19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10名学子,在张冬情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黄儿营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传承红色文化,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合影留念)
  
  探线缆产业脉搏,拓校企合作新篇
  
  黄儿营村是全国三大电缆制造基地之一,村内电缆产业蓬勃发展。实践团队首先走进当地的电缆工厂,受到了博西源线缆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成波和车间主任李主任的热情接待。
  
  (团队到公司参观学习)
  
  通过与耿成波董事长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黄儿营村电缆产业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村党委的引领。村党委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对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来说,这里可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提供企业管理、人才招聘与培训等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运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企业的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电商运营等方面可提供实践平台,市场营销专业则可参与企业的品牌推广、市场调研等工作,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采访公司董事长耿成波)
  
  溯村史峥嵘岁月,悟党建引领伟力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黄儿营村西村村史馆,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实物,无声诉说着村庄从贫瘠之地迈向全国文明村的蝶变历程。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村党委书记宁小五勇挑重担,带领村两委以线缆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完整产业链,让黄儿营西村斩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余项国家及省级荣誉。
  
(党代会秘书处为宁小五准备的信封)(村党委书记视频展播场景)

  
(宁小五在党代会上讨论时的发言稿)(村史馆珍藏的旧风琴 )

  
  (队长拍照留念)
  
  在这段奋斗史中,基层党员干部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扎根乡土的奉献品格与久久为功的实干作风,为在场的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党员应传承这份精神火种,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以躬身实践锤炼党性修养,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发展,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担当作为中彰显党员本色。
(宁小五同志与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游红园赓续血脉,迎七一传承初心
  
  接着,实践团队来到了黄儿营村的新时代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园。园内仿建了红船、北大红楼等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足迹。
  
  党的二十大以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性精神成为重要使命。同学们沿着园内的步道,逐一参观这些红色建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深刻感悟着革命先辈们的初心和使命。即将迎来七一建党节,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重要时刻,参观红色文化园更具特殊意义。红色文化园不仅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黄儿营村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
  
  (团队合影留念)
  
  入杏坛播撒希望,融双精神育新苗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还走访了黄儿营村的一所小学。在这里,宋嘉琪采访了校长牛进凯和老师赵智慧,就乡村振兴和红色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交流。老师们表示,红色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

(采访小学老师赵智慧)
 
  (团队合影留念)
  
  随后,同学们走进班级,由刘隽源,孙秋爽,赵爱明为同学们进行主题宣讲。他们依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航天特色,将航天精神与建党精神融合,用故事和图片展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点明航天精神是建党精神在科技领域的延续。孩子们深受触动,立志以航天英雄和优秀党员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华航学子们深入了解了黄儿营村的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红色文化。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使命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乡村广袤土地上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华航学子“三下乡”走进黄儿营村
  • 入户送暖,精康同行 ——“精康共治,医路守护”社会实践队携手社工开展精神康患者关爱
  • 入户传暖意,科普播真知 ——“精康共治,医路守护”实践队开展系列精神康复关爱行动
  • 体会北川非遗文化,传承抗震救灾精神
  • 邵阳学院艺心服务站开展“墨韵新田”书法美育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精康共治,巧手生香 ——"精康共治·医路守护"实践队携手十堰阳光社工开展寿司康复技能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