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走进乌石村,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7月3日上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莲心”实践团赴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考察典型示范案例,系统梳理当地发展理念,调研乡村建设成效。

                       

图为彭加军和成员观看画作

      “这些画是由乌石村的村民创作完成的”小河乡乌石当代艺术馆的驻村艺术家彭加军自豪地说道。乌石村是名副其实的“山中之村”,虽坐拥秀美生态,却也面临发展瓶颈。为带领全村走向致富之路,乌石村以“艺术”为平台,培养一批农村画师,打造差异化乡村品牌,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参观过程中,彭加军介绍到,农村画师的作品靠山吃山,将树叶、泥土、烟花等元素融入创作,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乌石”特色的油画。


图为彭加军画作

    下午,实践团来到小河乡特色文创空间——“乌石空间”,参观入驻于此的“蒸菜研究院”。“蒸菜研究院”集聚产、学、研、训、赛等功能,以产业链思维推动浏阳蒸菜产业发展,先行先试探索小河路径。实践团成员于此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蒸菜产业创新模式,汲取产业振兴的实践经验。

     
图为实践团合照

  “弯腰才能读懂土地”,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躬身实践,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乌石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去村民家里聊天,跟着老伯去赶羊,在一深一浅的脚印里,体会一锄一耙的耕耘,一朝一夕的坚守,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与村民同行,通过参与式观察记录农村生活细节,深刻理解艺术赋能与产业融合对乡村发展的双驱动作用。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与劳动实践,深入洞察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与发展需求,切身感受传统与创新交织下乡村迸发的蓬勃活力。

作者:熊焱熙 彭若丹    来源: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美育与爱心同行
  •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进入狮子社区开展安全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
  • 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走进乌石村,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