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丨陆丰盛夏启新程,粤农青年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夏日蝉鸣催奋进,青春逐梦正当时。为积极响应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2025年7月3日,来自广东科技学院的赴陆丰市粤农文创突击队怀揣着“深化实践育人,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踏上了前往陆丰市博美镇的征程,正式开启为期7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溯史寻珍迹,探脉掘新程
   此次实践活动聚焦博美镇发展需求,以“深化实践育人,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依托“3+5+N”宣传矩阵(3类核心平台、5大推广维度、N种创意形式),深入挖掘当地非遗文化与特色农业价值。同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访老党员录制红色故事纪录片,并调研“良品荔枝+铁皮石斛+红松茸+蜂蜜”“四维”立体种植模式,为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博美镇蛟溪村,是此次实践的关键区域。它地处陆丰市东部、博美镇东郊,背山面水,风景宜人,拥有上千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蛟溪村在党建引领下积极转型,不仅完成荔枝园矮化改良,让40亩荔枝园预计年产值超百万,贝贝南瓜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村里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不仅有正在建设的党建灯塔公园,还谋划将长东河航道蛟溪河段打造为旅游航道,未来这里有望成为集党性教育、研学共建、水上观光旅游、水果采摘、水上娱乐等项目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胜地,为本次实践提供了丰富资源与广阔空间。
                                                                                                          
群策汇座谈,聚力谋新篇
   抵达博美镇后,团队与蛟溪村村委在村会议室召开联席座谈会。村党支部书记陈春阳展开《蛟溪村五年发展规划图》,详细解读“良品荔枝+铁皮石斛+红松茸+蜂蜜”的“四维”立体种植模式:“荔枝树遮阴为石斛提供散射光环境,树下培育的红松茸通过菌丝改良土壤,蜜蜂采蜜又能为荔枝授粉,这种生态循环模式让土地亩产效益提升35%。”谈及红色历史,他指着荔枝林深处的山坳讲述:“1927年澎湃领导的农民运动时期,蛟溪村作为地下交通站,村民曾用这片荔枝林掩护革命队伍转移。当时地下党员陈阿婆以采摘荔枝为掩护,在树洞里藏匿情报,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传递情报的石板路,去年修缮时在树根下挖出过带弹痕的煤油灯和半块苏维埃时期的银元。”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
这支年轻队伍已蓄势待发,即将在博美镇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用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挖掘乡村魅力,传播地方特色,探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乡村振兴之路,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李雨欣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美育与爱心同行
  •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进入狮子社区开展安全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
  •  硅骨一日巡游记:诗与童心共绘夏日华章(来源: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