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下的乡村“和事佬”:对桩石村张荣东的“三心”调解经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党旗飘扬下的乡村“和事佬”:对桩石村张荣东的“三心”调解经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鞍山市千山区乡村实践队走进对桩石村开展深入调研。常住人口千余人的对桩石村,老龄化特征明显,旅游产业发展又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复杂多元的矛盾纠纷远超普通村落。在这里,党建引领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步走”工作法成效显著,成功构筑起“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坚实防线。
“三步走”工作法极具创新:依托“12345平台”与“鞍心通APP”拓宽矛盾线索收集渠道;推动“四员四进”,即第一书记、治理指导员进村,“三官一律一司”、网格员、矛盾调解员、民情员各展所长、协同调解;以“诚心、真心、耐心、专心、用心、无私心”的“六心”标准开展回访,确保案结事了人和,矛盾彻底化解。
在这一科学机制的引领下,村调解主任张荣东深耕基层调解工作十五年,将调解核心环节升华成独具特色的“三心”工作法——热心、耐心、公心,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优秀践行者。
“三心”暖基,枝叶关情
“有事找东子!”是对桩石村民的口头禅。无论是邻里琐事,还是利益纷争,村民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张荣东,他的家门永远向乡亲敞开。“张荣东始终坚信:“老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他的“三心”工作法,用热心传递关怀,把村民当作家人,以真心融化矛盾坚冰;用耐心倾听诉求,抽丝剥茧还原事实真相;用公心守护正义,严格依法依规调解,确保每一个调解结果都经得起检验。不仅如此,他还坚持“边调边普”,在调解现场灵活运用法条、村规、常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步履不停,初心映章
采访张荣东的场景令人动容:他风尘仆仆骑摩托车赶来,此前刚熬通宵照顾病中家人,白天又处理多起纠纷。疲惫难掩热情,他分享案例:一位思维不清老人与儿子误会渐深。张荣东未简单劝导,而是洞察沟通困境,主动联系外地子女,在他的引导下耐心安抚,终使亲情回归。“调解书上的红手印,是乡亲们按下的信任章。”张荣东感慨地说。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治理的复杂性与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张荣东的坚守与创新精神,让我们对“扎根大地、心系民生”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基层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模样,也更加明晰了作为农科学子,应如何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服务群众。未来,我们也将以他为榜样,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西农学子的奋斗篇章。
作者:索诗涵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千山区乡村实践队
三下乡推荐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美育与爱心同行
- 2025 年 7 月 4 日,合肥大学青志联 “童梦护航,关爱领航” 团队在韩钰老师指导下,于陡张小学及周边开展 “三下乡” 活动。兵分多路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