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走进安稳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传承长征精神——重庆移通学院红研戎光・薪火信承乡村振兴促进团借长征再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2025年7月,重庆移通学院“綦”迹——红研戎光・薪火信承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羊角村,跟随党史讲解员杨云林参观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此次参观旨在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红军长征在綦江的历史,传承红色记忆,弘扬长征精神。

 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曾是红军重要的驻扎地。1935年1月,为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在团长龙振文率领下进驻綦江羊角,扼守瑶龙山下川黔交界处的酒店垭关隘,密切监视着驻扎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的川军和贵州盐防军。这里见证了林彪、朱瑞、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红一军团的众多领导班子成员后来成为开国上将、开国元帅,他们在此留下的革命印记,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财富。
 
  这座陈列馆的馆碑于2019年9月15日立,其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铭记红军在綦江的英勇事迹。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为穿斗式建筑,陈列内容分为中央红军挥师重庆、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两个单元,对红一军团二团在羊角侦察敌情、宣传红军政策等重点场景进行了复原,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与羊角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
  走进陈列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资料令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其中,一幅红军宣传画报尤为引人注目,它被视为镇馆之宝。据讲解员介绍,这幅画报源于观音桥之战,红军胜利后俘虏了几名国民党士兵。一名姓杨的士兵在领取安家路费返回江津老家时,将画报揣在身上,后因有人举报他通共,国民党政府对他进行了审查,这幅画报也随之出现在国民党的内部文件中。直到2018年,重庆的专家学者在国民党资料中发现了这幅画报,才证实了当年红一师、红二团确实来到了羊角,为这段历史提供了关键证据。
 
 
  除了镇馆之宝,陈列馆内还展示了许多红军当年书写的宣传标语,如“红军到,干人笑”“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这些标语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旧清晰可辨,生动地反映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红军纪律歌也在陈列馆中展示,“闭口不骂人,讲话要和气”等内容,体现了红军先进的制度和鲜明的军规军纪。正是这种铁一般的纪律,让红军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綦江曾一度被认为不是红军长征的经过地。然而,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最终在红军进军路线图中发现了这个重要转折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长征转折角”。它不仅是军事进军路线上的关键转折,更与遵义会议这一党的历史重要转折点相呼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红军在艰难险阻中寻找生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建成开放,为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它不仅吸引了众多像重庆移通学院实践团这样的研学团队,也成为了当地及周边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人们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激励着自己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
  如今,綦江区正积极抢抓国家长征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按照“打造一条红军街、培育一批好产品、做活一条红军路、探索一条致富路”总体思路,探索“红色文化+绿色资源+乡村旅游”的文农旅发展模式。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随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将以更加丰富的展陈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展示形式,向世人讲述红军长征在綦江的故事,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稿:张浩、曹露仁、张檬、李欣、张洋、王君威
摄图:张洋、牟浩源、刘頔
供稿:重庆移通学院——綦迹-红研戎光・薪火信承乡村振兴促进团
作者:张檬、李欣、张洋、王君威、张浩、曹露仁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多彩课堂进乡村,知识与艺术共绽芳华
  • 校地座谈谋发展,青春助力何家岩
  • 校地座谈谋发展,青春助力何家岩
  • 7月5日晚,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与重庆市酉阳何家岩村村委开展三下乡座谈会。会上,学院老师介绍学科优势,何家岩村书记
  • 07-06
  •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青春担当 ——重师生科学子‘三下乡’走进酉阳南腰界革命老区"
  • 外国语学院暑期七彩魔法课堂之“绿意染课堂,环保入心房” 让环保意识铭记于心
  • 红界碑与红军街:黔渝交界的红色坐标里 刻着从抗战生命线到精神灯塔的时代印记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