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搜索
网站首页
社会实践
三下乡
下乡支教
校园新闻
大学生活
校园文学
大学学习
大学校导网
>
三下乡
合肥大学“冶父‘青’风起,梁岗‘振’当时”实践团队深入庐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06 阅读:
来源:“冶父‘青’山起,梁岗‘振’当时”社会实践团队
合肥大学“冶父‘青’风起,梁岗‘振’当时”实践团队深入庐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大学“冶父‘青’风起,梁岗‘振’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庐江县冶父山镇,以教育帮扶、党建调研、生态文旅探索与产业振兴助力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实践行动。
童心绘乡情,教育帮扶润心田
实践团队高度关注乡村儿童成长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系列教育帮扶活动。团队以“破冰游戏”为纽带,打破陌生感,拉近与30余名儿童的距离。通过“你眼中的家乡”绘画课,引导孩子们以画笔为媒,描绘家乡的秀丽山水与独特风土人情,在艺术创作中深化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认同。在舞蹈教学环节,团队成员巧妙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韵律,带领孩子们在欢快的节奏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深耕党建沃土,解码治理新篇
团队紧扣“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主题,赴梁岗村开展深度调研。成员实地考察协商议事厅与党建主题公园,深入学习当地特色议事机制,了解其如何促进民主决策与民生诉求对接。团队还专访两位党龄数十载的老党员,聆听其投身乡村建设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初心使命。通过发放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团队收集逾百份一手资料,为提炼基层治理“梁岗经验”奠定坚实数据基础。
探寻生态文脉,擘画文旅蓝图
实践团队深入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聚焦生态资源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开展深度调研。成员们实地考察公园生态环境,系统梳理其自然禀赋优势,并重点探寻当地底蕴深厚的“铸剑文化”历史脉络。通过挖掘、整理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团队旨在为冶父山镇文旅品牌建设注入鲜明的文化灵魂与核心竞争力,助力其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生态文旅目的地。同时,成员们以无人机拍摄、实地取景等方式记录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制作宣传素材,为冶父山文旅推广注入青春创意。
聚焦产业一线,献策多元振兴
瞄准乡村经济发展核心动能,团队深入产业振兴调研。队员扎根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对“红美人”柑橘、铁皮石斛、特色臭鳜鱼加工及黄桃种植等多元主导产业进行详实考察。通过深度访谈合作社负责人、科学发放产业问卷、广泛采集产品与场景素材,团队以青年视角深入剖析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积极为当地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品牌塑造与市场推广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为期七天的实践,团队将知识所学融入广袤乡村,于教育帮扶播撒希望,在基层调研洞察乡情,以专业服务践行担当。合肥大学学子以躬身实践生动诠释了青春脉搏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他们正成长为助推乡村发展的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2025年“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行
09-25
深入壮锦之乡,织就文化新篇
09-24
千年壮锦秘钥,衙署一梭牵
09-24
“乡村振兴我言明”实践团赴滦平县开展社会实践
09-24
“绿色耕耘,助农兴农”三下乡实践活动
09-23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子赴南疆:特色婚礼里的非遗传承与青春感悟
“水中珠”肇实(芡实)激活沙浦 特色产业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北纬34°遇见热带火龙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棚程万里”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
西农学子三下乡:深探南果北种,助力产业振兴
推普润疆促振兴:一堂开在南疆乡村的“共富”语言课
青耘沃土绿,智绘乡兴图
“智享生活·智汇新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I科技助力高台乡村振兴
河海青年:溯长江生态源流 护江豚嬉戏家园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青穗凤梨先锋团与良井镇共绘“凤梨全产业链”振兴图景
科技与生态的共舞 |湖工商学子探访碧泉水厂纪实
大学校导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